中新网1月4日电 据香港《明报》报道,香港海洋公园再有国宝级中华鲟死亡,是一个月内第二条鲟鱼送命,原来的10条国宝死剩7条。
海洋公园指出,2日死去的“中华鲟1号”头部有伤,脑部有积血,疑是因未能适应海化后环境,影响免疫系统而丧命,但具体死因仍有待解剖后确定。此外“6号”及“8号”仍在生病,食量比正常减半,游水乏力,和上月初死亡的“7号”病况相近,未知会否再传噩耗。
香港立法会有议员认为,中华鲟接二连三死亡,反映它们未必适应香港环境,建议海洋公园应考虑将剩余7条中华鲟归还内地。他又认为,海洋公园接连发生动物事故已响起警号,管理层应研究提升保育动物水平。
香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发言人对于这次不幸事件感到难过,说得悉海洋公园已尽快拯救,并积极处理事件,有信心园方管理层会悉力寻求妥善处理方法。
海洋公园3日召开记者会,由行政总裁苗乐文宣布“1号”死讯。动物及教育执行总监蒋素珊证实,死亡的1号头部有伤痕,脑部也有积血,估计是由于游泳过慢遭受撞击而成,她否认1号是被同类袭击,也认为1号和上月死去的“7号”死因没关联。
一直与海洋公园专家联合研究中华鲟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危起伟,3日再三强调中华鲟的保育研究只有约30年经验,起步较迟,包括繁殖等很多方面的研究仍在探索阶段,又说生物的生老病死是自然定律。他指野生雌性中华鲟每次产卵达40万颗,但成功孵成小鲟的机会只有万分之一,故难以指香港中华鲟死亡率偏高。
危起伟估计“中华鲟1号”是未能适应海化环境,影响免疫系统而死亡,但具体死因仍有待解剖后确定。危起伟解释,野生中华鲟在淡水环境下生长,到半岁至一岁时会游到大海,其后又回到淡水河中产卵,称为“海化”过程。现时海洋公园的中华鲟是人工饲养,专家一直希望掌握这类中华鲟产卵繁殖的技术。
早在上月7号死亡时,2号及6号也出现食欲不振、游泳慢的病况,蒋素珊指现时2号已回复恰当进食量,6号仍然食量减半,此外8号也自上月中出现病况。
现时海洋公园参考人体医学方法,把一些动物使用的维他命、抗生素夹杂在中华鲟常食用的鱼类、鱿鱼及虾之中,希望改善它们的健康。蒋素珊强调,动物的身体强壮情况对其生存影响甚大,所以只要中华鲟回复正常食量,便可知道他们已康复。
现时所有中华鲟都被安置在新建的“后勤动物护理设施”中一个612立方米的大水池内,但至于何时重开中华鲟馆,则有待死因研究完成后再决定。危起伟说,过去也曾有野生中华鲟在香港水域附近出现,海洋公园参与保育研究,对重建中华鲟在珠江流域的生态有利,也可以香港作为窗口,向世界展示中华鲟的保育成果。
苗乐文强调,与内地的合作研究仍会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