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7日电 据香港中通社报道,闻名中外的罗湖桥,坐落在连接深港之间的深圳河上,短短几十米,跨越“两地”,牵手“两制”。
一九零六年,詹天佑担任顾问修建罗湖铁路,自此,罗湖桥成为一个符号,象征香港与内地间难以割舍的关系。
五十年代,罗湖铁路桥重建,罗湖口岸正式成为“国门”;八十年代,罗湖桥翻新分为两层,上层只为深圳至香港信道,下层为香港至深圳信道。原先的铁路、人行两用桥只作铁路火车运输之用。几经旧貌换新颜,罗湖桥见证了中国内地的逐步开放,见证了九七香港回归,也见证了回归十年间的风雨阳光和来来往往。
深圳和香港仅“一水之隔”,无论是深圳安家、香港工作还是香港居住、深圳上班,频繁穿梭于深港的两地居民,推动着深港两地的融合,让两地没有距离。香港人跨过罗湖桥到莲花山给邓小平拜年,深圳人跨过罗湖桥到香江赏维港看烟花,成为常态。
十年来,深港双方携手,治理深圳河,让罗湖桥下流淌一条福泽深港两地的河流。CEPA推动赴港人潮滚滚,深圳学香港的城市管理经验,参考西方先进的营商模式。同时,大批港商涌入深圳,开疆拓土;大批市民跨过罗湖桥,买楼置业。
三十四岁的港人马先生在深圳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并准备在深圳成家扎根。七年前,初到深圳创业时,他“对内地有抗拒感,走在深圳惶恐不安”。每天往返两地,只有双脚踏上罗湖桥迈向香港时,才如释重负,感觉回家了。而现在,他感觉“家在深圳了”。并表示,内地的机会很多,看到这几年的发展,越来越有信心,“轻松就买到了一百多平方米的房子,这在香港是难以想象的。”
罗湖桥上总是人山人海,川流不息。回归前,大批香港人透过罗湖桥到内地探亲、经商。现在,除了在香港工作、深圳居住、为亲情和爱情往返于深港两地间的“两栖人”之外,行走在罗湖桥上去香港购物的内地客络绎不绝。女性为化妆品、服饰而慷慨解囊,男性则喜欢在名表店、手提电脑和数码产品店留连。
二零零三年九月,内地部分城市开通“港澳自由行”,居民凭个人身份证申办赴港旅游。从此,深圳罗湖口岸人潮涌动,赴港的内地游客人数从二零零三年六十多万人次,激增至二零零六年的六百六十多万人次。现在,内地旅客也将和港澳旅客一样,享受自助通关带来的快捷便利。
星期天下午,深圳白领李小姐拎着大包小包的“战利品”,眉开眼笑地走在罗湖桥上。她告诉记者,每两个星期来港“血拼”一场。她说:“在香港买化妆品和国际大品牌,还是较内地便宜,经常有促销,衣服的款式也比较新。人民币流通,服务员能说普通话,一切都很方便。”
罗湖桥于二零零四年再次改造成宽敞明亮的全封闭模式,大幅拓宽至十五米。从福建移民来港的洪先生说:“十年改变相当大。过去这一路,相当拥挤和炎热,过关耗时甚多。节假日过关,等一、两个小时是常事。现在大不一样了,有了智能身份证,开通自助查验信道,过关非常方便,只需要几分钟。”
微曦初露,母亲们在深圳海关入口处,与各自的孩子挥手道别,望着孩子背着书包独自步入海关。零五年的资料显示,有三千名居住在深圳的香港中小学生,每天早上跨过罗湖桥,到香港上水、粉岭、沙田等地方的学校读书,下午再返回深圳家里,从小就感受着香港的紧张生活节奏。家长黄太说,“每天上学虽然辛苦,但香港的英语教育环境较好,有利于小孩长大回香港发展。”深圳海关为了方便这些学童,还特意为他们开设了优检信道。
港人到内地消费也蔚然成风。深圳火车站附近、地铁沿线的罗湖商业城、金光华、万象城,港人的身影处处可见。邓太太每隔一个星期就跟朋友到深圳娱乐、消费。她说,“从屯门的家坐巴士到上水,只需要十三元。过关,到深圳买书、做桑拿、购物,都有地铁直达,环境也很舒适。价格又(比香港)便宜一半。”
罗湖管制站是香港最繁忙的管制站。入境事务处的资料显示,九七年,经罗湖出入境的总人次为五千六百万,有落马洲管制站的通宵通关舒缓压力,零六年,仍有超过九千二百万人次踏过罗湖桥出入境。
行过罗湖桥,步履匆匆的人潮,不断上演两地同根同源、密切来往的故事。(米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