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澳门一月二十四日电 题:从民生调查管窥澳门
中新社记者 毕永光
港澳两地专家连手进行的澳门居民综合生活素质和人口政策研究,刚刚公布了研究结果。该项研究通过抽样调查等方式,将民生议题分解,逐一比较去年与二〇〇五年的差异。得出的结果虽非惊世骇俗,但也颇有耐人寻味之处。
社团社会?
调查显示,近两年来,澳门居民参与社团活动的频度提高了六个百分点,但仍有百分之七十五的受访居民表示没有或极少参加社团活动,经常参加社团活动的只占百分之七点四。最多人参加的是宗教团体的活动,其次是职业/专业团体、工会、社区、慈善等团体。
澳门被称作“社团社会”,因为澳门没有政党,不同政治诉求的团体均以社团面目出现,至于非政治性的社团更是遍地开花,据称澳门有三、四千个各类社团,仅体育类的社团就有几百个。仅以数量而言,对于本地居民不足五十万的澳门来说确实是“社团社会”。
市民不高的参与率为“社团社会”打了问号。其实澳门坊间对社团过多也有不少议论:很多社团名存实亡,同一人有多个社团职务司空见惯。在澳门成立社团很容易,难怪有澳门朋友开玩笑说,要和笔者牵头成立一个“脑力劳动者协会”。
二十世纪以来,社团在澳门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如至今仍举足轻重的中华总商会、街总、工总、妇联等。在澳门社会转型期,社团如何与时俱进,承担应有的社会功能,的确值得思考。
“乜嘢”城市?
此次调查有一个很有趣的项目——“最期望澳门发展的方面”。百分之四十六的受访者认为澳门应成为“适宜居住、工作及玩乐的城市”,而选择“有中西文化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亚洲旅游度假胜地”、“世界级博彩旅游城市”各占一成半左右。
无庸置疑,澳门是一座“有中西文化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特别是历史城区列入世界遗产后,特区政府一直着力强化这一城市定位;“亚洲旅游度假胜地”是澳门追求的目标;虽然澳门官方从没提出要打造“世界级博彩旅游城市”,但澳门博彩收入去年超过美国拉斯维加斯后,澳门正向“世界级博彩旅游城市”大步迈进亦是事实。
但对在澳门生活的居民而言,更关心的不是城市概念,而是是否宜居。调查的其它项目显示,澳门居民近两年来对整体居住环境、空气质量和噪音问题等不满度上升,对外来人口激增的接受度下降,也能说明民意取向。
澳门要做“乜嘢”(粤语意为“什么”)城市?能否“鱼与熊掌兼得”?考验澳门人的智慧。
多子多福!
调查显示,澳门已婚者中约一半有两个子女,两成有三个以上子女。九成多受访者有生育意愿,其中希望一生共有两个子女者高达三分之二,两成多受访者希望有三个以上子女,显示澳门市民生育意愿维持二〇〇二年以来的回升态势。
以澳门的情况看,目前生育率仍偏低,且人口老化严重。居民生育意愿增强无疑是件好事,即是对未来有信心,也显示澳门的快速发展并没有冲垮小城纯朴的“多子多福”家庭观念。
大部分市民赞成政府通过提供生育津贴等方式鼓励生育,也有人提出应设立丈夫有薪产假。(完)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