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邮政局葡籍局长:那个时刻感觉自己是中国人!——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港澳新闻
    澳门邮政局葡籍局长:那个时刻感觉自己是中国人!
2009年11月30日 00: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澳门邮政局葡籍局长罗庇士。 中新社发 毕永光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社澳门十一月二十九日电 题:“那个时刻感觉自己就是中国人!”——访澳门邮政局葡籍局长罗庇士

  中新社记者 毕永光 龙土有

  在一个阳光和暖的午后,记者在澳门著名古迹、建于一九二九年的澳门邮政局大楼内专访了服务澳门已三十五年的邮政局葡萄牙籍局长罗庇士先生。

  澳门邮电事业发展的见证人

  开朗幽默的罗庇士先生出生于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一九七四年大学毕业即到澳门邮局工作,担任电信工程师。一九九零年起担任邮局“掌门人”至今已近二十年,跨越澳门回归祖国的历程,可谓近几十年来澳门邮电事业发展的见证人。

  罗庇士介绍说,澳门邮政与电信长期合并经营管理,至二〇〇〇年邮电才彻底分离。其后,邮政局新增了两项新业务——通讯博物馆和电子认证。

  二〇〇六年成立的通讯博物馆不仅展示邮票等邮政内容,更包含电信技术及电磁场、电流产生原理等,光纤之父高锟的照片和发明也展示其中,为澳门学生提供了难得的科学普及平台。

  澳门邮政局还配合特区政府推动电子政务和商务,及时推出包括“电子签名”等电子认证服务,并进而在今年七月启动“电子邮戳”业务,有关“电子挂号信”业务也在筹备中。“我们希望为用户提供安全的工具在网络世界交流”,罗庇士先生如是说。

  虽然信函、包裹等传统邮政业务发展空间有限,但澳门回归后也有一定增长。罗庇士称,这主要得益于近年来澳门经济活跃,公司越来越多的带动。

  “邮票选题有时也头痛”

  澳门邮票以其独特题材和较少的发行量受到香港和内地集邮爱好者追捧,回归前后澳门邮票一度一票难求。罗庇士表示,回归后澳门邮票选题趋于本地化,葡萄牙特色邮票越来越少,题材主要有三大类:国际大事、中国素材、本地特色。回归以来至今年底的十年间,澳门邮政局累计发行邮票达到一百一十七套。

  罗局长说,澳门小,找邮票选题有时也头痛,“出名的花、鸟、山、河、自然风光、动物等都缺。”为扬长避短,澳门本地选题侧重历史建筑、传统文化、民间习俗等,如今年发行的《观音开库》,明年计划发行的《岗顶前地》、《澳门神像雕刻》等。

  科学题材也是澳门邮票的一大特色,澳门曾发行“宇宙”题材邮票,被清华大学教授用作授课素材,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教授也关注过这套邮票。

  对于邮票的发行数量,罗庇士表示不会刻意满足市场需求,“相对于盈利,我们更在意澳门邮票的声誉和集邮者的信心。”澳门邮票的发行数量在发行前就通过特区公报发布,再热销的邮票也不会考虑加印。

  澳门发行的邮票九成以上是本地设计师设计的,邮政局希望籍此为澳门本地创意产业出把力。

  回归庆典时有“大动作”

  据罗庇士透露,今年十二月二十日澳门回归十周年庆典期间澳门邮政局计划同时发行三套邮票,分别是《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门部队进驻十周年》、《澳门科学馆》,三套邮票已完成设计。“一天发行三套邮票在澳门是前所未有的”,罗庇士自豪地说。

  其他活动还包括发行回归题材明信片,与外交公署及特区民政总署、澳门基金会合办外交主题邮品展等。

  罗庇士说,回归后澳门与内地邮政部门联系更加密切,粤港澳三地建立了邮政联席会议机制;澳门与内地、香港多次共同发行邮票,包括神舟五号升空、国庆六十周年等。目前澳门与内地就电子挂号信的合作正在磋商中。

  “那个时刻感觉自己就是中国人!”

  澳门特区政府中葡籍局长不多。罗庇士笑言,作为一个葡萄牙人,澳门回归后在特区政府担任局长“很有趣”。感觉最特别的是,他有机会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的成员参加国际会议,“那个时刻感觉自己就是中国人!”

  采访过程中罗庇士局长讲葡语,由刘惠明副局长作翻译。采访临近结束时,罗庇士先生开始用不流利的普通话与我们交谈。他说,平时主要用葡语和英语与同事交流,普通话差一些,但好过粤语。

  罗庇士一九八六年开始学习普通话,一九九一年有机会到北京语言学院学习了三个月汉语。他说现在可以认识一千一百个汉字,希望将来能够认到三千五百个。

  罗先生平时常看中国电视剧,基本能看懂,“看比听好,听比说好”。虽然他的普通话水平有待提高,但也为他带来了小便利:“喜欢的听得懂,不喜欢的就听不懂!”(完)

    ----- 港澳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