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六月七日电 题:爱“上”香港阁楼
中新社记者 于晶波
城市的垂直化发展似乎是现代科技可资夸耀的本钱,但来到香港才发现,“上天入地”其实是这个蕞尔之地不得已的选择。虽然情非得已,但香港闹区“高高在上”的城市阁楼,却蕴藏着无限洞天。走马观花下来,这座城市的“阁楼空间”多少会令人收获一番惊喜。
提起香港的“阁楼空间”,“二楼书店”首当其冲。“二楼书店”虽在内地踪影罕见,但在香港却早已成势。在香港旺角西洋菜南街和铜锣湾等闹区,参差错落、五光十色的广告招牌中,并不醒目的“二楼书店”招牌总会隐没其中,沿着指示路线向上,爬上窄窄的楼梯或乘上局促的电梯,费劲一番周折之后,“二楼书店”才会出现在爱书人的眼前。
其实,“二楼书店”只是一个代数词,受制于租金高企,惟有走“上层路线”的阁楼书店,有的被“迫”上三、四楼,甚至十楼或更高。这些阁楼书店与地面人流汹涌的大型消费场所垂直相对,虽混迹于灯红酒绿之中,却是一方喧嚣,一方静谧,气氛大有不同。
抗衡大型连锁书店,香港的“二楼书店”多以折扣或文史哲类图书为重点招揽顾客,不少书店亦会举办定期讲座。在商业与资本机器的裹挟下,尽量保持着固有的姿态,以它的独立、另类和个性,在残酷的竞争淘漉中坚守着一席之地。
香港的“二楼书店”虽是城市LOFT空间的利用典范,但随着金融危机的发酵肆虐,不少小本经营的阁楼书店都已举步维艰。
今年二月的最后一天,香港赫赫有名的阿麦书房便在闹区高租金的挤迫之下悄然退场,还有一些店面简陋的“二楼书店”,或缩小、或搬迁、或“升迁”到更高的楼层,但一轮兴衰洗牌之后,又会有一批新的“二楼书店”出现在爱书人的眼前。
氤氲着书香,香港的阁楼书店静静坚守在闹区,另一些“阁楼店”则在年轮的更迭中,挣扎着在城市的繁华高处站稳脚跟。这些店铺包括咖啡店、时装店、影碟店等,不一而足。
与“二楼书店”一样,这些混迹于城市高处的“阁楼店”多是个体经营者的寻梦空间。虽多是小本经营,却各有特色,秉持着自己的个性主张,对抗着集团经济的庞大力量,同时亦烛照着香港“阁楼空间”的气象万千。
曾有一个精妙的比喻认为:在力道庞大的商业社会面前,文化常常如同一个濒临失守的球门。但在随时可能被洞穿的危险面前,香港的“阁楼店”却依然故我,虽然可能有些力不从心,但在香港的城市版图上却从不轻易缺席。
商业介入文化似乎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透过香港的“阁楼空间”,人们看到的却是“阁楼经济”中顽强渗透着的“阁楼文化”。亦正因为这些渗透与坚守,才令人们意识到,“文化沙漠”并不是香港城市字典的全部。(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