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心”葬阿福——“最高级别”的葬礼——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港澳新闻
    特写:“心”葬阿福——“最高级别”的葬礼
2010年05月07日 00: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5月6日,在青海玉树地震中舍身救人捐躯的香港义工黄福荣,在香港红磡世界殡仪馆设灵,并将于7日出殡。图为黄福荣的灵堂上以“典型尚在”四个大字作横匾,其家人(左侧)在灵堂上守灵。 中新社发 邓庆乐 摄


 

    5月6日,在青海玉树地震中舍身救人捐躯的香港义工黄福荣,在香港红磡世界殡仪馆设灵,并将于7日出殡。大批市民在殡仪馆外排队轮候公祭,向黄福荣作最后送别。 中新社发 邓庆乐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社香港5月6日電题:“心”葬阿福

  作者 谭休伊 梁今

  中华民族丧葬方式众多,火葬、土葬、水葬、树葬……不一而足,但6日下午,香港市民用“最高级别”的葬礼——“心”葬来送别香港“英雄义工” 黄福荣。

  “五更梦回三千里,一日思亲十二时。”在青海救人捐躯的香港义工黄福荣的丧礼当日举行,人们用“心”祭奠让他们骄傲的“香港之子”。

  阿福不死。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国务委员刘延东、全国政协副主席廖晖派人致送花圈。中央驻港联络办公室主任彭清华神情哀伤走进灵堂。在这前一天,彭清华亲笔撰文悼念黄福荣,赞扬这位“热情而又执着的义工”感动了中国,走进了十三亿同胞的心。

  阿福不死。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在灵堂内深深鞠躬,向他心目中的“香港的光辉榜样”致敬,并慰问阿福家属。

  人们用最真诚的心祭奠阿福。灵堂外,大批市民在开放时间前,已静静地排起长龙。一拨人未走,下一拨人又纷沓而至。

  阿福的丧礼谢绝花圈挽联,简单鞠躬道别后便要离开。人们却无法释怀让“香港儿子”孤寂上路,阿福的灵堂里摆满了花圈。白菊、青松、翠柏簇拥阿福走完最后一程。

  灵堂外,有人轻轻献上书写“无名氏”的花圈,以最低调的方式纪念阿福,一如这个感动中国、却丝毫不张扬的好心人。

  阿福将长眠于生他养他的香港,但他不只是一个香港人,他也是青海人,也是玉树人。阿福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舍身救出两名玉树孤儿白吉、俄周曲朋赴港参与阿福丧礼。

  当日身体抱恙的白吉很安静,被问及是否记得救她的阿福,小女孩说:“记得阿福叔叔,一辈子。”

  慈行喜愿会孤儿院副院长阿周收不回两行男儿泪,悲伤难耐,半天才哽咽地说出一句话:“谢谢阿福,辛苦你。你的心愿,一定要坚持下去。”

  人们未忘记传承阿福未竟的事业。阿福家属安排将丧礼的帛金及慰问金,全数注入“黄福荣传爱基金”,按照阿福生前的愿望,用以帮助内地贫苦儿童。

  彭清华在悼文中说:“一个阿福走了,更多的阿福涌现”。在阿福精神的感召下,香港的大中学生自发组成“阿福义工队”。

  数百名义工及社工到场致祭,部分人更是专程请假来,希望亲身向黄福荣表达敬意。前来悼念的香港中学生小冯说,平时自己也参与义工工作,而黄福荣的事迹激励了自己,将来会更多地参与义务工作,“希望将他这份精神传下去”。

  入土为安,阿福大义则悲。用情相送,“香港之子”阿福永远安葬在民众心中。鞠躬,敬礼,“香港之子”(完)

    ----- 港澳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