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4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毒品攻陷香港小学校园,据香港某禁毒辅导中心社工透露,在每年收到约260宗求助个案中,小学生占近10%。
部分人放学后三五成群在公园流连,有小到6至8岁的孩子,便因而沾染K仔(氯胺酮)等毒品,更有家庭面临“跨代吸毒”问题,由于父母滥药,其子女随意在家中冰箱便能取得大量咳药水服用。
但另一方面,去年开始于大埔区试行的校园验毒计划已初见成效,负责机构指计划促使更多初瘾学生求助,可望提高抗毒意识。
负责校园验毒的大埔路德会青欣中心督导主任邓锦标指,自计划推行以来,即由去年7月至今年1月,已收到69宗中学生求助,较之前一年同期约20宗,大增2倍多。他表示,过往求助者往往已吸毒一段时间,精神或身体多已出现问题,但近月求助者不少是初次吸毒或尚未成瘾,部分学生更由家长陪同前来求助,可见计划已初见成效。
大埔中学校长会主席郭永强则表示,虽然验毒计划属自愿性质,有约40%学生没有参与,未必能全面及早识别吸毒学生,但计划的宣传教育功效显著,推行以来家长、学生及社会的抗毒意识明显提高,对毒品的认识及求助主动性都有增加,希望日后若推出第二期验毒,有更多学生参与。
郭永强表示,近年区内吸毒青少年人数稳定,验毒计划虽然花费约1000万元,但仍然“超值”,“一旦有学生跌入毒海,社会负担更大,验毒宣传效果遍及区内2.5万人次的学生及家长,平均每人花费仅400多元。”
保安局上周公布学生吸毒调查,揭示小学生也有吸毒问题。邓锦标表示,有关问题一直存在,该中心1年也有10多宗相关求助。有学生因父母工作夜返,放学后三五成群于公园流连,被引诱沾染K仔等毒品,年纪最小只6至8岁。
邓锦标又称,部分父母有滥药习惯,其子女甚至不用购买药物,在家中冰箱便能取得大量咳药水服用,类似的“跨代吸毒”问题,也需要关注。他认为,吸毒问题蔓延社区,所以除校园验毒外,需推出更全面的措施始能解决。
信义会北角青少年外展社工队队长卢宝星则指,社工人手不足,难兼顾不同年龄层面的吸毒青少年及小童,“有15、16岁的少年已成‘小拆家’,应先处理他们,还是先处理11、12岁沾染毒品的孩子呢?”他希望有关单位能投放更多资源,支援前线人员协助青少年远离毒品。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