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荫权:发展知识型经济 增加香港“软力量”——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港澳新闻
    曾荫权:发展知识型经济 增加香港“软力量”
2009年06月22日 09:5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6月22日电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香港经济机遇委员会22日开会,进一步就香港发展六大产业提供意见。行政长官曾荫权为此撰写专文指出,在发展知识型经济的各项条件中,最重要的是香港要具备“软力量”,经机会提出的六大优势产业,都建基于香港品牌的“软力量”,在推动发展时便会事半功倍。在此基础上,相信在金融风暴平息过后,香港会进步和发展,变成不一样的香港。

  曾荫权文中指出,金融海啸及全球经济衰退危机,正冲击各个经济体系,这种冲击不只限于金融市场、企业业务、资产价格及就业率,更深远的是正在改变政府、企业与市场的关系。

  他表示,香港是外向型的金融商贸中心,外围经济变化与香港息息相关,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中,当然不可能独善其身。

  危中有机软硬兼顾

  曾荫权文章中指出,中国传统智慧早已说明,有“危”自有“机”,危与机是一体两面。只有通过反思、凝聚社会共识、走出旧的思维框架,才会出现之前没形成的机遇和得到意料以外的收获。在世界市场经济发展历史上如是,香港经济发展史也如是。

  他说,九七年亚洲金融风暴发生后,不少人认为新兴市场面临末日。但危机过后,新兴市场不单止能恢复过来,而且比过往更上一层楼。香港也藉此机会,强化自身的金融体系。十年后我们再次面对危机时,可以站稳阵脚。当形势转稳后,香港要放胆再走前一步,抓住新的机遇。所以在去年成立经济机遇委员会,他除了提出多项“稳金融、撑企业、保就业”的重大措施,更透过政策论证,汲取社会各方意见,找寻新的经济发展机遇。

  曾荫权表示,二零零七年发表第三届特区政府的五年发展蓝图─香港新方向,提出“进步发展观”。首先以基建带动经济发展,推出十大基建项目;同时全力推动环境保护及文化保育,让香港成为区内优质生活宜居城市,汇聚世界人才;此外,又检视了政府、企业与个人的关系,确定政府在经济领域的推动及牵头角色。

  争取顶尖人才来港

  曾荫权指出,担任第三届特首快到两年,十大基建大部分已经定出动工上马日期,加强环境保护的多项立法工作正按部就班落实,文物保育也成为社会共识。我们正积极推动粤港合作,并以建立珠三角优质生活圈作为其中一个目标。

  落实“进步发展观”,尤其是基建硬件建设,为香港的经济发展和竞争力提升建立良好的基础。“进步发展观”的另一面向,是软件的建设,目的是为香港走向知识型经济提供有利的环境。

  他指出,经机会过去数月研究的六大优势产业,包括教育、医疗、检测及认证、环保、创新科技、文化及创意都是发展知识型经济的新动力。他们的发展条件与传统轻工业及四大支柱产业不尽相同,但是互相呼应补足,是开拓新经济的踏脚基石。知识型经济首重人才,以知识及创新产生高增值、低耗能的经济效益。我们要加强力度培育人才和创造吸引全球精英的大环境,而人才培育扎根于教育和科研。

  建设知识型经济的第二个发展条件是市场。香港本身是细小的经济体系,我们的定位是背靠内地,尤其是珠三角,并面向亚洲,辐射全球。

  在开拓市场方面,特区政府扮演重要角色,因为无论与珠三角融合或通过CEPA进入内地市场,都需要政府牵头和推动。我们要与业界携手打拼,为“香港品”拓展市场。

  香港品牌事半功倍

  在发展知识型经济的各项条件中,最重要的是香港要具备“软力量”。香港本身已经是一个“品牌”,这个品牌的核心价值,是诚信、专业、独立和成熟的司法制度、自由廉洁的社会,以及高效率和灵活的信息传递。经机会提出的六大优势产业,都建基于香港品牌的“软力量”,在推动发展时便会事半功倍。

  只要特区政府在政策上作出适当的扶持和配合,有策略地解决各种发展障碍,这六大优势产业今后便会有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曾荫权表示,进入知识型经济是时代的趋势,我们要顺势而行,提供有利的政策环境。相信在金融风暴平息过后,香港会进步和发展,变成不一样的香港。

【编辑:李娜
    ----- 港澳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