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端午香港龙舟赛事尽显多元风味——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港澳新闻
    通讯:端午香港龙舟赛事尽显多元风味
2009年05月29日 00: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社香港五月二十八日电 题:端午香港龙舟赛事尽显多元风味

  中新社记者 余瑞冬 于晶波

  今日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香港多个地区举行龙舟赛事。天气虽多云间雨,但无碍笃信“水为财”的港人及四方游客的兴致,各地赛事更显出不同风格和看点。

  不同肤色“大力水手”征战赤柱

  在赤柱海滩,有超过二百支队伍、四千名队员参加香港最负盛名的国际龙舟锦标赛,可谓千帆竞渡,百舸争流。适逢佳节,“水手”们心情大靓,纷纷亮出自己的个性造型。

  一群智利女郎手戴红花、礼帽,腰系红纱、手舞红扇的妩媚造型,不仅吸引了传媒的镜头,更让其它参赛队伍“注意力不集中”。

  智利女郎并非传媒镜头的专美,一支洋企代表队身着清朝兵服打扮,前后分别贴着“兵”、“勇”二字,让传统韵味加身。“赛龙舟是中国的传统活动,今天我们这条龙舟就似古代官兵作战的箭船,可以让我们勇往直前。”一位洋“清兵”如是道来。

  扎起五彩斑斓的海盗巾,戴上酷酷的太阳镜,端坐龙舟船头的中华旅行社总经理杨家骏亦率队出征赤柱龙舟大赛。这是中华旅行社第一年参加此类大型活动。在风浪湍急的海面上,他们从初赛、复赛,一路杀入了最后的银杯决赛。

  大澳上演古朴热闹“龙舟游涌”

  与赤柱水面云集各种肤色“大力水手”不同,位于珠江口东岸的香港西陲小镇——大澳,则上演传统古朴气息十足的“龙舟游涌”仪式和龙舟竞渡赛。

  清早,“扒艇行”、“渔业行”及“合心堂”三支大澳渔业行会的“长老”们,先后到杨侯庙、天后庙、关帝庙和洪圣庙,焚香叩首,祈愿风调雨顺、安居乐业,并请出四间庙宇的神像,乘龙舟拖引的彩船,巡游各水道,沿途化衣烧祭。

  颇富宗教色彩的端午“龙舟游涌”,更成为向外界展示大澳最具特色的景致——水道与棚屋——的好时机。神像沿水道巡游大澳各处,居于两岸“吊脚屋”似的棚屋中的居民,亦出迎拜祭。

  时近午间,各行会在码头附近设立的“龙趸”,彩旗高竖,锣鼓争鸣。大澳乡亲和八方游人聚到码头外水道两岸及“大尾艇”上,为龙舟健儿加油打气。

  虽然比赛水道外侧建有防波堤,但一时风大,竟让一条龙船船身侧偏,灌进海水。船上好手也险失平衡,连忙往外舀水,龙舟缓缓下沉至只剩头尾露出水面。周围小艇及时相助,竟又让龙舟重新浮出水面,不禁令观者开怀。

  本地八条龙船,分组展开三回合激战,最后依成绩进行银杯和金杯决赛。鼓点声、划浆声、助威声、风声雨声,煞是激烈。披红衔青的龙头,随着划桨节奏迎风颔首。回合间歇,皮肤黝黑的几位划浆健儿,玩得兴起,竟“鹞子翻身”,“扑通、扑通”跳入海里,引得岸边和船上的少女们连连欢呼。

  在沙田城门河,以及屯门、大埔等传统渔港,都响起锣鼓声,上演激烈的龙舟竞渡。而在西贡水面,一群智障及伤残人士亦开心地成为龙舟桨手。组织机构希望,通过这样的比赛提升智障及伤残人士的体能,更推广伤健共融的精神。(完)

【编辑:谢宏钰
    ----- 港澳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