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29日电 据香港《明报》报道,在香港这个国际大都会,不少年轻人都选择投身金融、商界以至专业行列,想不到一名30出头、曾留学美国的香港青年,却视农业为终身职业。
数年前,青年单人匹马驱车在内地展开2万多公里“长征”,为的是寻找合适的农地及农产品。最终,他找到了他的理想事业——养虫,更踌躇满志希望借这种另类农业,助内地的贫苦大众脱贫。
养虫主人翁是32岁、拥有大学学位的Ken。约在10年前,他在美国留学,之后他有感亚洲人常遭歧视而中途退学回港。返港后,Ken一面报读港大专业进修学院(SPACE)及伦敦大学兼读课程,另一面打过多份工,当中部分需到内地工作。在内地工作期间,Ken有感内地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粮食价格有增无减,认定农业必大有可为。
数年前,Ken决意务农,驱车到内地各处寻找适合的有机耕种农地。这趟寻找农地的路途,长达2万多公里,但经过这次“长征”后,他仍未寻获适合的农地。
一次偶然机会,Ken到了湖北石家庄一间饲养食用蜗牛的厂房参观,厂房另辟小部分地方摆放培养大麦虫的胶盘,那些大麦虫其实是用作鱼及其它动物的饲料。
Ken眼见厂房占地不多,同时可生产另类食粮,认为值得一试,遂花了万多元购入蜗牛及大麦虫种,并在东莞找到一处厂房自行改建成温室,开始养虫事业。然而不久之后,他发现蜗牛较难饲养决定放弃,专心培养大麦虫。
Ken坦言,一般人难以接受养虫这门行业,即使是母亲及亲友都抱怀疑的态度,“什么来的?”、“卖到钱吗?”有在家乡的亲属也暗暗嘲笑。别人的冷眼和怀疑,没有令Ken放弃,坚持继续走下去。谁料有一回,他在厂地附近餐厅用膳,却成为他养虫事业的转折点。
在餐厅内,Ken发现一味炸蚕蛹的菜式,Ken特意点来尝鲜,发现蚕蛹买相“惊人”之余,咀嚼时口感也不好,他灵机一触向餐厅推荐自己的虫蛹。当Ken把炸大麦虫蛹放入口时,味道之鲜美,令他决定不再将大麦虫买去作低价饲料,而是将虫蛹推销至高档酒楼餐馆,当作佳肴。
为推广虫蛹,Ken特意找化验所检验,证实虫蛹安全适合食用。最后Ken经人介绍,认识在中山开设针织厂的港人黄先生,他因馋嘴而认识多间本地酒楼东主,这名老饕一试虫蛹,即被其滋味吸引,承诺替Ken作虫蛹代理人,并以每斤120元收购,在当地酒楼推广,希望Ken可以每星期交百多斤虫蛹应市。
现在Ken对自己的养虫事业信心十足,而他更大的目标,是帮助打理虫工场的农村年轻男女掌握养虫技术,让他们可回乡开设虫工场,用小小的大麦虫助他们脱贫。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