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河套开发成为深港双方关注的焦点问题。作为河套开发最初的提出者,原深圳市政协常委、香港新界原居民文伙泰又提出了他的新思路,他提出,深港双方应当立足河套而又跳出河套,从更广阔的视角关注深圳河一河两岸约30平方公里的结合部,建设深圳河沿河新型城市带。
许宗衡批河套进展缓慢
作为深圳市政协第一、二、三届常委,文伙泰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就一直在呼吁和推动开发河套,是最早提出河套开发的人。从1992年开始,他就通过深圳市政协,委托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开展深港合作研究,特别是沿深圳河两地的区域合作课题。
之后,文伙泰多次将河套开发的相关建议提交给港府和深圳市,不过,时至今日,河套开发仍是“雷声大雨点小”,文伙泰也用“建议虽多、欠缺共识”来表达他的心情。
深圳市市长许宗衡最近在全国“两会”期间也曾表示对河套开发进展的不满,表示现在河套发展已经到了必须统一认识和看法的时候,不能再无止境地讨论下去。
应立足河套跳出河套
不过,关于河套开发的利好消息近期还是不断传出,在前几天召开的港深边界区发展联合专责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就传出河套开发将有实质性进展的消息。为此,文伙泰提出他对深港边界合作的新思考。
这次文伙泰的思考不仅仅在于河套如何开发的问题,而是从河套开发延伸到对深圳河一河两岸的发展上,他所指的“一河两岸”是深港边境从东往西,由大鹏湾到后海湾之间沿深圳河两岸的地带,其中沙头角到莲塘河是陆路。
文伙泰认为,“一河两岸”应该成为联结深港两地社会经济文化的纽带,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成为深港两地隔离的天然屏障。他说,深港边境地区的开发与发展应当跳出河套,需要有更高的定位和更为长远的考量,需要综合考虑两地的经济发展、城市规划、社会配套、环境保护、制度衔接等问题。他建议深港双方在深圳河一河两岸大约30平方公里的沿边结合部进行长远的考核和规划,将这30平方公里建成深圳河沿河的新型城市带。
要考虑公共服务需求
河套开发都如此艰难,“一河两岸”的面积要大得多,这一建议是否具备可操作性?对此疑问,文伙泰表示,从两岸发展现状看,深圳河香港侧的新界地区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而深圳侧的罗湖、福田等地也面临产业转型和城区功能提升等机遇,因此,深圳河沿岸的规划开发是有内在动力的。
文伙泰表示,“一河两岸”需要有整体眼光和长远考虑,不只是单一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问题,而是一项长期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整体考虑未来两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尤其是对于未来两岸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需求要提前做好相应规划。
-具体建议
●将罗湖口岸以西、深圳河南岸的片区规划为金融商贸区和配套区,重点发展商贸、金融、专业服务等高端服务业。将目前的河套地区规划为高新科技高等教育研发区,现有福田保税区可进行功能调整,将仓储物流业务部分转移。
●新辟沙头角到深圳河的河道,借鉴香港上世纪70年代建设沙田新区和开辟城河的经验,建议在沙头角香港区内开河引水至深圳河,贯通大鹏湾和深圳湾,彻底改善深圳河河水的交换能力和周边环境,发展沿河旅游。
●开挖深圳大鹏湾水道、惠州考洲洋水道,在大鹏湾建立新的海上口岸,通过水路交通,连接大鹏湾、大亚湾、红海湾,整合香港、深圳、惠州、汕尾四地,开辟新的粤东片区,聚合旅游资源,形成海陆一体的珠三角东翼城市通道和黄金旅游线路。 (孙天明)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