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15日电 香港星岛日报刊发一篇文章指,上星期收到一位朋友来电,与笔者分享近期的烦恼。事缘是他最近接到一份工作的邀请,他正踌躇是否接受。
“条件好吗?”我问。
“好好,有housing、有保险,还有每月比现今的薪金大约多了一万元。”他平淡地回应。
“那还要考虑吗?”我有点惊讶。
“最大的问题是要在内地工作,因为是开荒牛,所以头三个月也不能回港。”
我知道他在香港原本的工作也有稳定的收入,和他有一个十一岁的大儿子和五岁的小女儿,故与他分享了以下的故事。出处我已经忘记了,但内容却经常在我脑海内浮现,更经常以这故事劝导了很多人。故事是这样的:
话说有一位商业奇才,专帮人搞生意,而且接受他建议的人也定必愈赚愈多。有一次他与一位正在收拾渔获的渔夫对话。
“先生,只是下午三时,这么早收工吗?”
“对呀,因为我想回家与太太及子女,在海边的小屋享受阳光及叹下午茶呢!”
“先生,我观察了你的渔获好几天,其实,你再工作多一点,那样渔获肯定可以更丰富。”
“我现在已经够用了。”
“若你再努力一点,渔获再多一点你可以开分店。”
“然后呢?”
“然后,再努力一点,你可以开更多分店之余,更可以申请上市、集资,成为全城最大的供货商。”
“那这过程还要等多久呢?”
“你每天若多做几小时,晚上十时前回家,那大约十五年就成功了。我可以保证。”
“然后呢?”
“那时,你就是成功人士,可以很舒适地享受退休生活与子女、太太在树下、在海边享受阳光。”
“我现在已经可以啦,为甚么要等十五年后呢?那时我的子女已不需要我陪伴他们玩耍了。”
好一句“我现在已经可以啦,为甚么要等十五年后呢?”
前阵子,在电视剧《爸爸闭翳》中夏雨 责骂欧阳振华的一番话令我印象深刻,“你成日挂住工作,个仔又唔理,细路仔大得好快,时间过了就追唔番。”
我不知道我的朋友最后怎样选择。我只想劝大家,子女需要榜样、子女需要陪伴子女需要有家庭温暖,在大家仍然可以安居时,为何选择放弃陪伴孩子的机会呢?你将来也不想,在一间偌大的空屋安享晚年时,只能看着子女的成长照片而没有实际的回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