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遇尴尬 公信度被公众质疑——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法治新闻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遇尴尬 公信度被公众质疑

2010年10月21日 11:04 来源:浙江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核心提示: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监督干部的一项重要手段,但探索运行中,正遭遇责任范围界定难、结果运用难、公信度被质疑等种种尴尬。

  最近,宁海县审计局通过对该县统计局原局长王某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使这位隐藏多年的“贪局长”现了原形。

  近年来,像王某一样,在经济责任审计中被发现猫腻的官员还有很多。去年,全省各级审计机关对1220名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查出违规金额高达17.38亿元,审计后共移送司法、纪检监察机关处理23人。

  猫腻难逃审计关

  担任宁海县统计局局长4年多来,王某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做法就屡屡遭人质疑。

  在王某任职的这几年中,出现种种不正常现象:该局的会议费和招待费高得惊人,几乎是隔三岔五有会议就餐,三天两头有客人招待。而且,该局不仅以多种形式发放给调查员劳务费,还赠送给调查户5819份、共计116380元的纪念品。蹊跷的是,这么多纪念品从未附领取人员的签名单,而且全都是向同一个体工商户王某购买。

  所有有疑点的费用加起来竟然高达100多万元,绝大部分都在专项经费中开支。这一情况让审计人员引起警觉。当审计组就开支发票上的签名,询问会计人员和办公室主任时,得到的回答竟是“时间长了,不清楚了、忘记了”,或者是含糊其辞的解释,其中似乎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更怪的是,审计期间,王局长一次次不请自来,主动向审计组解释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还夸夸其谈说单位的每一笔开支都手续齐全、程序到位等,似乎不存在任何问题。但背后,他又四处找人、托关系向审计组说情。后来,王某经常直接打电话给审计组,询问审计的进展情况。

  审计部门很快把这些疑点,向县纪委领导作了汇报,并及时移送整个案件。在纪委的查办下,王某如实交代了自己利用管理上的漏洞,在有关人员的配合和具体操作下,从专项经费中虚增开支,套取近80万元现金的违法违规事实。同时,还招供为别人提供“帮忙”,多次收受贿赂的犯罪事实。

  查出问题真不少

  “无论是从查处金额看,还是对制度建设的促进来看,目前,经济责任审计对权力的制约监督作用正在不断强化。”省审计厅经济责任审计一处处长高占江告诉记者。

  记者从审计部门一份内部材料中获悉,2009年开展对缙云县委书记、县长同步审计后,该县县委、县政府针对审计提出的问题和建议,逐项分解落实整改责任,完善管理制度,已解缴入库纳入政府基金管理2957.70万元、上交财政预算外资金536.97万元、收缴企业超面积土地出让金31.15万元,出台相关制度15项。

  宁波大学按照审计决定要求对岗位培训费和在勤工助学基金中列支的不合理费用进行账户调整,并明确今后按规定执行。绍兴文理学院按照审计意见将绍兴大学筹建捐款收入纳入学校财务统一核算,并提出加强课题费管理的具体办法。省体育局领导退还多领取的奖金补贴,有关企业负责人也退还多领取的年薪。

  ……

  责任追究仍滞后

  如今,社会各界对经济责任审计的期望越来越高,但记者采访发现,经济责任审计作用的发挥正受到种种制约。

  “经济责任审计目前主要有‘四难’——经济责任范围界定难、履责评价难、结果运用难、公开难。”省审计厅有关负责人无奈地说,“目前还没有责任界定和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标准。界定经济责任,有时很难划分主要领导应该承担的责任份额,也不易分清是直接个人责任还是集体责任。”

  同时,作为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关键,责任追究也是一大难题。“问责制度不健全,问责事项限定模糊,往往让审计结果运用流于形式,缺乏可操作性。”他表示,现在省里对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一般都采取综合通报,以向党政机关公开为主,要做到向全社会完全公开,还需要一个过程。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其实社会各界对经济责任审计问题的反映还远不止此,特别是对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的时效和实效有不少的意见。

  “审计后,对离任前所形成的有关问题一般没有及时解决在任期内,而是遗留于后,造成经济责任复杂化。”一位基层审计局工作人员认为,强调离任后审计,会给责任追究带来一定麻烦,容易让审计结果成为“马后炮”;只有逐渐向任中审计、日常审计发展,才能方便组织部门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一些官员带“病”提拔,以免造成更大影响。

  审计实效受质疑

  审计资源紧张也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审计机关有时候力不从心,该调查的没深入调查,最后草草收兵,从而导致审计质量不高,效果不好,审计风险也随之而来。”一位县级审计局工作人员表示:“一个县,地方小,人际关系复杂,特别是在当地比较有影响的人物离任,来自各方面的说情压力更大。退一步讲是得饶人处且饶人,进一步讲是害怕打击报复。这直接导致有些审计人员不想碰硬,不敢碰硬,问题做不到查深查透,审计质量自然难保证了。”

  有的群众认为,经常看到媒体曝光审计出的问题金额很惊人,但如何处理相关人员就没有下文了,这样的审计只是一阵温柔的风,没有威慑力。

  群众对审计部门的公信力也颇有疑虑。在近期人民网强国论坛上,有网友提出:“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单位对审计组接待工作的安排,比审计部门自己的工作计划都列得详细周到,可以说是好吃、好住、好玩,还要送丰厚的礼品。这样能保证审计工作的客观公正吗?”

  在我省一些地方,上级审计部门来审计时,当地党政机关功夫花在接待上,县领导轮流到各高档饭店请吃。每天让审计人员觥筹交错,酒足饭饱,还要绞尽脑汁送他们礼品。

  广大群众呼吁,各级审计部门要监督人家,首先要管好自己。除制定内部监督制度外,还应引入外部监督机制,进一步解决审计监督“真空”的难题。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周生春:目前,我省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难点。究其内在原因,其实是体制问题,由于审计的对象是领导干部,而且审计的内容又是经济责任,牵涉到很多部门。而审计部门职能有限,因此往往很难解决责任追究等方面遇到的难题。在现行体制下,建议相关部门能达成共识,充分重视经济责任审计,使审计充分发挥监督管理作用。本报记者 吕玥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法治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