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初,江西省定南县遭遇特大暴雨,成为赣州市受灾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其中定南县鹅公镇的日降雨量创下了全省入汛以来的最高纪录。
这起特大洪灾,至今让鹅公镇的老少村民记忆犹新:山体滑坡、房屋倒塌、农作物被淹、公路塌方、桥梁损毁……然而,洪水天灾过后,正当村民如火如荼进行灾后重建、生产自救时,却遭遇了另外一场“人祸”——环境污染。
“一场特大洪灾给村民带来了家园被毁的心灵创伤,鹅公镇在成为洪水重灾区的同时,现在又要成为污染重灾区。”近日,鹅公镇有知情者向记者反映,在这个只有3万多人的小镇上,却有四家铁矿加工厂,“加工厂生产时污水横流、无人监管。”
据当地村民介绍,以前村民都在河里洗衣服,现在根本就不敢下水。因为从铁矿加工厂流出的红褐色污水流入河中,衣服一下水,立刻就会变颜色。
“污水流进地里,使得水稻减产,而有些水田由于流入太多的砂石,根本无法种水稻。”不少村民向记者反映,不仅如此,铁矿加工厂排出的污水还流进了定南县的九曲河。
记者了解到,九曲河正是东江的源头。而被称为“生命河”的东江,是香港重要的饮用水来源。
铁矿加工厂生产污水“偷排”
接到投诉后,记者近日前往定南县鹅公镇采访。
在距离镇政府不到两公里处,记者看到了一家铁矿加工厂——定南县金石矿业有限公司。
正值中午时分,记者看到,该公司10多台摇床正在紧张工作着,红褐色的污水没有作任何处理,就直排进公路边的水沟里,再流入附近的河里。据工人们介绍,他们在提炼铁矿。
一名徐姓女员工告诉记者,她是今年3月份到公司上班的,丈夫每月1300元工资,她每月900元。因为洪灾,公司6月份生产了七八天,7月份从7日开始生产至今。
“因为市场不好,公司停停开开。”对于生产中产生的污水问题,该公司负责人吴总称“没有什么污染”,并称“公司是定南县政府招商引资企业”,随后便谢绝采访。
记者继续往镇田村方向走,路边看到了一家没有挂招牌的铁矿加工厂。这家加工厂的尾矿库已溃坝,加工厂附近是一大片良田,许多砂石被水冲进了良田。有村民说,今年的收成肯定要大大减产。
记者来到镇田村时,又看到了两家铁矿加工厂,几辆大货车正在一家名为“定南光明铁矿加工厂”的公司排队装铁矿。“只要客户有需求,厂里就可以生产,现在行情不太好,铁矿每吨只卖900多元。上半年行情好时,每吨可卖1200元。”该铁矿加工厂副总蔡传辉告诉记者。
光明铁矿加工厂的一位管理人员告诉记者:“他们的对面,是另外一家铁矿加工厂,和前面的定南县金石矿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他们公司还有一个矿在仅隔几十里远的广东龙川县,老板平时在矿里。”
在光明铁矿加工厂,记者没有看到符合要求的环保设施。有村民称,铁矿加工厂一生产,污水就直接排入河中。
排污治污拷问环保监管效力
当天下午,记者将了解到的铁矿加工厂污染情况向定南县鹅公镇党委书记王子林反映。
“以前也有村民反映过铁矿加工厂的污染问题,”王子林说,今年6月份,赣州市环保局和定南县环保局已责令铁矿加工厂停产整顿,“既然铁矿加工厂还在生产,我会向环保局反映,要求对其查处。”
随后,记者来到定南县环保局。在听取记者的情况反映后,该局副局长钟定文说,6月份,环保部门确实责令铁矿加工厂停产,现在看来是企业又违规生产、闲置环保设施(即“偷排”)。
“前段时间,环保局也在排查企业的污染问题,既然铁矿加工厂还在生产,局里将派人去查处,明天就叫执法大队刘大队长去调查。”钟定文对记者说,据他了解,金石矿业原来有一个泵将污水抽到后面去,如果现在闲置环保设施搞“直排”,是不允许的。
第二天,记者得知,执法大队已经前往调查,并对污染企业重新开具了《责令停产整改通知书》。
治污与排污,曾被人们比喻为“猫捉老鼠”的游戏,如今,这一游戏又在定南县“上演”。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现行的环保监管体制,存在着相关部门各自为政、互相推诿、监管不力、方法不对以及官僚作风等弊端,这也使得一些环境污染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鹅公镇4家铁矿企业的污染问题,再次拷问政府环保监管的效力。
文/图本报记者黄辉
本报实习生刘群卫
参与互动(0) | 【编辑:邓永胜】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