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和资本结盟也是紫金矿业的“污染源”——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法治新闻

权力和资本结盟也是紫金矿业的“污染源”

2010年07月23日 17:18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治理紫金矿业的污染容易,但如果不打破地方精英群体之间的利益结盟,社会中下层的利益诉求将被地方精英们屏蔽掉,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都可能会成为一句空话。

  □本报评论员 张金岭

  在造成严重污染事件的紫金矿业公司,一大批当地的前任官员在其中任职并拿着高薪,最典型的是上杭县原副县长郑锦兴辞职下海做了该公司的监事,在紫金矿业“淘金”近三年后,又回到了官场保持级别和职位不变,调任另一个县的副县长。

  一些官员游走在当地政商两界,这说明权力和资本结盟这个市场经济社会的毒瘤,在上杭县已经开始结胎了。紫金矿业的污染事件证明,这种结盟也是紫金矿业的“污染源”。

  对于企业一方来说,通过结盟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地方的政治资源和其他各种社会资源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发展的社会成本;更重要的是,通过结盟,可以把企业发展的成本向其他社会群体转嫁(比如排放污染物降低环保成本),而这种转嫁的风险,却可以通过和官员的利益结盟,控制在最低限度。对于当地部分权力精英来说,通过结盟,手中的权力以及通过权力获得的其他调动社会资源的能力,迅速获得了变现的机会——从上市公司拿走高薪。无论是资本精英,还是当地的那些权力精英,都有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冲动,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监管和监督,二者的结盟就几乎是必然的。有了这种结盟,政府就不可能再把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市场主体严格监管,紫金矿业的污染问题一次次化险为夷,就说明了这一点。

  在权力和资本结盟的格局之下,不敢喝自来水的市民、无法再靠养鱼谋生的农民,都成了有资格参与结盟的地方精英们手中的“人质”。这种结盟,在当地存在多年且被视为常态,这不但描画出了当地政治生态的一个侧面,也破解了紫金矿业污染事件的真正“密码”——资本和权力结盟、联姻、合谋。治理紫金矿业的污染容易,但如果不打破这种地方精英群体之间的利益结盟,社会中下层的利益诉求将被地方精英们屏蔽掉,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都可能会成为一句空话。这次紫金矿业污染事件发生后,受害者向当地政府部门的多次吁请都被搁置甚至视而不见,就是明证。这次紫金矿业的内幕能被一层层揭开(但愿是全部揭开了),是因为污染的严重程度引起了全国震动,区域以外的媒体和舆论在持续关注,如果没有这个外力参与其中,受害者的声音就很难释放出来——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地方精英的利益结盟绝不是上杭县一地独有,近年来全国一些地方发生的极端事件背后,都能看到地方精英之间利益结盟的影子,正是这种打破了区域社会利益均衡的结盟,最终逼迫利益受损者走上了对抗的道路。比如云南孟连的群体性事件之所以发生,就是因为当地个别县乡干部与企业打得火热,有的坐着企业提供的豪华越野车,有的在企业入股分红,为给企业“保驾护航”,甚至将一橡胶企业老板的儿子安排到企业所在乡镇担任主要领导,导致胶农对基层党委、政府失去信任。这个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如果说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中国,环境污染是特定发展阶段不可避免的,那么资本和权力的结盟,绝不可视之为不可避免的阶段性现象,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彻底斩断这种结盟形成的利益链,否则,任其蔓延下去,结果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多数人将成为权贵和富豪们联手掠夺的对象,将被他们压在社会底层不得翻身,并最终形成一个凝滞状态的区域性畸形社会——这是绝大多数人都不愿看到的。因此,清除紫金矿业的污染,最重要的,是刨掉权力和资本结盟这个剧毒的“污染源”。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法治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