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24日电 华尔街中文网24日刊文《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经济学理论大反思》,文章描述了金融危机颠覆了许多经济学长期信奉的理论,众商学院学者正在从中发现混乱等问题的模式,众经济学者准备建立新的模型以更好地反映出市场的真实情况。
文章摘录如下:
全球金融危机给市场、就业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灾难。除此之外,它还颠覆了经济学(特别是金融研究)领域。
在金融危机开始近三年后,经济学界长期信奉的许多理论已经覆灭,商学院的学者们正在废墟中筛查并发展新的理论。
人们曾肯定地相信市场会始终以高效、理智的方式健康地发挥自己的作用,然而金融市场的此次巨变粉碎了人们的信心。商学院的教授们正和大学经济系的学者们一同反思那些数十年来被商界、投资者和政府视为圣经的经济学模型。
重写教科书并发展新的理论以代替那些似乎不再可信的旧理论将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界在这一问题上出现了分歧:究竟应当摒弃多少旧想法以及哪种新思维最有希望帮助我们理解金融和经济危机的起因并防止它们再次发生。
伦敦经济学院教授曼宁说,一直以来,经济学中一个非常有影响力学派坚信市场不会出错,即有效市场假说,这一观点在全球经济长期繁荣的阶段获得了巨大的影响力。现在,钟摆又摆了回来。因为市场永远不会把事情弄得一团糟的观点显然看起来不那么可信。
他说,现在人们研究的重心转向市场将会以何种方式出错以及如何以最佳方式规范市场。
位于法国枫丹白露的欧洲工商管理学院金融学教授格龙布说,金融危机及其之前的泡沫对单一价格法则等经济学核心教义提出质疑。单一价格法则相信市场会始终确保两项类似的资产拥有相近的价格。
他说,繁荣时期,许多股票估值过高,之后在2008年及2009年期间,随着股市下跌,股票又普遍估值过低。这两种情况均对坚信资产价值反映其核心价值的标准理论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他说,部分人说这是对标准理论的当头一棒,因此我们需要完全重新开始,另一些人则不太愿意承认这一点。我个人的观点是,这些理论出现了巨大的偏差,因此过去的模式真的需要进行重大的改变。
现在的重要任务是找出那些能从中发现混乱等问题的模式,并建立新的模型以更好地反映出市场的真实情况。
格龙布说,标准理论相信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具有理性,部分金融经济学家正努力在这一框架内寻找答案并用这些参与者究竟想要什么等新观点扩充标准理论。另一方面,自金融危机以来开始普及的行为金融学批驳了纯理性活动的观点,并把对市场参与者的行动具有推动作用的心理因素纳入其中。
格龙布说他自己走的是第三条路,即相信理性成分与限制因素并存。这些限制因素(例如无法充分获取资金等)致使占市场活动比重较大的机构投资者无法以最符合自身利益的方式行事。
英国剑桥大学Judge商学院宏观经济学讲师基特森说,经济领域如今过于依赖于数学模型,它需要以开放的心态接受不同的方法学以及多种思想流派。
他说,经济学需要变得多一些包容,少一些自大。经济学并不是解释人类行为的万应丹。
基特森说,尽管商学院倾向于更加脚踏实地,更加专注于现实世界,但经济系中盛行的空想主义也渗透进商学院的领地。
私募股权公司华平创业投资有限公司高级顾问、Judge商学院顾问委员会委员詹韦说,经济学变得过于忽视对金融领域的研究,把全部的力量都放在了单一利率等狭小的领域。
他说,过去这三年让我们懂得,金融市场的动向对就业、生产、利润、薪酬均有决定性的巨大影响,而这些都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特点。宏观经济必须要有让信贷条件、金融估值与实际因素互动的机制。
他说,大西洋两岸的学者们均取得了新的进展,推出的新模型考虑了金融市场真实的复杂性,其中充满了不一致与多样性,而不是从所谓的理性定价角度简单地为所有的背离找借口。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院长杨贤说,无需把旧的经济学理论批得体无完肤以至于在应用时更加谨小慎微。他说,迄今为止,我们没有写出新的模型,我们只是试着想办法让学生在看问题时更加全面。让他们学习历史是一个好办法。
基特森说,经济学思想的最大转变通常发生于危机之后,例如在大萧条后凯恩斯理论的崛起,以及上世纪70年代经济滞涨之后货币主义的盛行。但这一次数理经济学或许难以被推翻。
他说,数学方式在大多数主要的大学经济系中占主导地位,学术期刊也是如此。在校人员若想进步就必须在这些期刊上发表文章。
基特森说,经济学家的问题在于他们相信整个世界在按照他们的模型运转。多样性和多元性需要再多一点,而不仅仅是等到出现问题后再去解方程、找答案。
参与互动(0) | 【编辑:曹文萱】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