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成员复苏力度不一 冷热风险并存——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金融频道
    G20成员复苏力度不一 冷热风险并存
2010年06月22日 10:46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将于26日至27日在加拿大多伦多召开,预计与会者将对世界经济形势作出新判断,对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做出新规划。

  二十国集团涵盖了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在全球经济总量中的占比高达85%,因此其经济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世界经济的总体走势。

  本月5日在韩国釜山闭幕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发表公报称,世界经济正以超出预期的速度持续复苏。不过,从目前看,该集团各成员经济复苏力度不一,面临挑战各异,揭示出世界经济复苏面临的主要风险。

  具体而言,在G20内部,经济复苏状况大致可分为三个梯队:得益于及时的财政和货币刺激政策,以及良好的财政和金融状况,以中国、巴西、印度等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和以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在G20成员中表现抢眼,居第一梯队。

  中国经济自2009年第一季度触底后,呈现清晰的“V”型反转轨迹,目前经济增速已回复到2007年第二季度水平。巴西今年第一季度经济同比增速达9%,创1991年以来最高纪录,在新兴经济体中增速仅次于中国。印度第一季度经济同比增速也高达8.6%。阿根廷经济今年第一季度呈加速增长趋势,经济同比增长6.4%,已恢复到金融危机爆发前水平。

  在发达经济体中,由于金融体系在危机中未受明显冲击且财政状况良好,加拿大经济第一季度同比增速达6.1%,创1999年以来最快季度增速,成为发达经济体中表现最为抢眼的国家。而澳大利亚在经历去年10月份以来的6次加息后,第一季度经济增速按年率计算仍达2.7%。

  处于第二梯队的美国,其经济状况虽然没有上述国家表现抢眼,但复苏步伐稳健,前景谨慎乐观。美国经济在此前连续四个季度出现衰退后,2009年第三、第四季度及2010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按年率计算分别达到2.2%、5.6%和3.2%。不过,近期公布的部分经济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增长动力仍显不足。

  日本同样可归入第二梯队,其第一季度经济增长按年率计算为5%,已连续四个季度保持正增长,确定步入复苏轨道。除外需增长强劲外,内需对其经济的贡献率也不断增加,困扰日本多年的通货紧缩问题有所缓解。

  而处于债务危机风暴中心的欧洲只能归入第三梯队。欧盟第一大经济体德国第一季度经济环比小幅增长0.2%,预计全年经济增幅也仅有1.4%。法国经济第一季度环比增速仅为0.1%,政府全年经济增长目标为1.4%。英国经济第一季度环比增长0.2%,同比仍下降0.3%。总体来看,由于居民消费支出停滞、企业投资开支下降、政府财政状况恶化等原因,整个欧洲经济内生动力不强。

  总体而言,世界经济如今已步入“后危机”时代,但在G20内部,出现发达国家复苏乏力和新兴经济体经济过热两个相悖的情况。

  曾成功预言次贷危机的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努里尔·鲁比尼日前发出警告,“金砖四国”存在经济过热风险。对这些新兴经济体来说,由于政府在危机治理期注入大量流动性,并且这些流动性并没有像欧美那样留存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上,而是大量进入实体经济,通胀和资产泡沫风险日趋显现。

  评级机构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预计,到今年7月份,巴西通胀率可能由去年年底的4.3%升至6%,接近政府设定的6.5%警戒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也表示,巴西经济增速过快,需要降温。印度今年以来的通胀率已达9.8%。据美林证券预计,今年中、印、俄、巴四国的通胀率将分别为3.4%、7.9%、6.1%和5.0%。

  因此,对G20中的发展中经济体来说,如何控制通胀、退出刺激措施以避免经济过热和资产泡沫将成为今年首要的宏观调控任务。

  而对发达国家来说,通胀压力仍未显现。美国消费物价指数已连续两个月下降,欧洲经济体今年的通胀率也将普遍控制在1.6%以下,而日本的通货紧缩风险尚未完全解除。因此对于发达经济体来说,需要防范的最大风险在于,如何避免因公共财政状况恶化和刺激措施的过早退出,导致经济复苏势头受到影响。(记者许多 金旼旼)

参与互动(0)
【编辑:杨威】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