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2010世界经济摇摆在平衡木两端 六大难题待解(2)

2010年12月13日 08:34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对于目前全球经济体通缩与通胀并存的局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所所长陈凤英认为,这是由两大经济体系的经济增长模式和结构的不同,以及复苏步伐不同造成的。而美国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的推出,更助推了热钱向新兴市场的涌入,从而加重了新兴市场的通胀压力。

  对新兴经济体而言,业界普遍认为,食品、能源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是推高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据悉,农产品价格上涨几乎是全球同步的。

  除了以上客观因素外,通货膨胀还来自宏观调控层面。北京大学的专家解释说,首先,刺激政策的后果开始显现。其次,美联储正在推行的量化宽松政策,令新兴经济体国家控制价格上涨的形势变得更加复杂。第三,对于那些选择通过加息来预防和抑制通胀的经济体而言,由此而来的负面效应也显而易见。在韩国加息当天,韩元对美元汇价不跌反升,并带动其他亚洲货币普遍走强。换句话说,更高的利率进一步鼓励了热钱进入这些市场的热情。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的研究报告称,这场由次贷危机引起的经济危机,让如今的许多美国人忙于还债,或者存钱,在目前失业率高企的情况下,老百姓不敢花钱,自然会出现通货紧缩的局面。

  中信建投的研究报告认为,本轮滞胀来自需求不足和流动性过剩的博弈。通胀压力来自流动性过剩而不是成本冲击。在本轮库存周期的高点之后,会出现一个阶段性的滞胀期,但从目前需求的不稳定性和流动性的易变性来看,滞胀可能是短期内的一个阶段性特征。

  上述判断相对客观地反映了目前阶段的经济现实。在美、日、欧等国家中,尽管各国央行已经执行实际零利率措施,通货紧缩的阴云依旧挥之不去。从2010年年初到11月,美国C PI仅上涨0.9%;欧元区国家上升0 .7%;而日本创下十年来下跌新低1.5%。此外,银行信贷的停滞不前甚至萎缩,以及高失业率与产量预期间的矛盾差距,加速了紧缩形势的恶化。在欧元区国家,通货紧缩甚至抑制了国内的消费需求。

  国际权威机构的分析师认为,倘若发达国家紧缩真的到来那将比通胀可怕得多。在价格下跌前,已经有部分消费者预期大跌之时即将来临,他们会自动推迟购买行为,使经济形势陷入窘境,而此时的消费减弱带动的是价格的进一步猛降。当严重负债型经济出现时,价格的下跌势必加重消费者与政府债务的负担。

  通货紧缩比通胀更加难以应付,在过去的20多年中,在应对价格快速上涨方面,银行已经积累了大量经验。尽管政府可以通过高通货膨胀来减少债务负担,但面对新一轮紧缩的到来,日本在应对价格下滑方面显得越来越无能为力。综合上述原因,美、日、欧三大世界央行恐惧价格下跌并无道理。预算规模的日渐吃紧意味着银行利率几年内都将在低位徘徊,受富国零利率货币政策作用,资金将会“逐利”的流向高收益地区,进一步破坏区域经济的稳定性。

  链接

  2011年,六个难题

  一,全球结构性滞胀进一步凸显,全球资源配置效率降低。

  二,全球复苏速度不平衡。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复苏较快,成为全球增长的主要动力之源,先进经济体则相对迟缓。

  三,前一阶段推动经济复苏的两大动力正在衰减。国际机构称,企业调整库存和政府的刺激经济政策的效果已经逐渐消退,宏观经济政策的操作空间有限,新的经济增长引擎仍未形成。

  四,高失业率依然是最大难题。IM F总裁卡恩在不久前的一次讲话中,把当前的形势概括为“失业危机”。在世界经济展望报告,IM F预测在2011年美国的失业率仍将高达9 .6%,欧洲为10%。居高不下的失业率成为经济决策者的头号政策挑战。

  五,金融稳定出现倒退。在最新发布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IM F指出全球金融体系仍处在异常不确定的时期,而且仍是经济复苏的大敌。在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如何管理国际资本流入和流出将是一项重大挑战。货币政策的不协调成为金融市场动荡和不确定的根源。

  六,世界经济面临着各自为政局面。在国际金融学会总裁查尔斯达雷华看来,现在的世界经济步入了一个令人担忧的阶段。各个国家加强合作的政治意愿下降,贸易保护主义行动增加,甚至有可能发生汇率战。(记者 方家喜 闫磊)

参与互动(0)
【编辑:梅玫】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