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加息倒逼预定利率 传统寿险产品收益面临考验

2010年12月08日 10:05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加息对于寿险公司而言,可谓喜忧参半。

  高度依赖投资收益贡献经营利润的寿险公司,可以在投资领域分享加息的成果,协议存款利率和债券收益率都将攀升。不过,硬币的另一面却是——加息后,2.5%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已经和传统寿险预定利率持平,传统寿险收益的劣势再度凸显!加之分红险本就不高的分红水平、逐月下降的万能险结算利率,寿险产品在收益方面的竞争力顿显苍白。

  总之,在央行加息倒逼传统寿险预定利率的情况下,到底什么时候、由哪家公司“打第一枪”,率先推出突破2.5%利率的传统寿险产品?人们拭目以待。

  传统寿险瓶颈凸显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传统寿险产品,大多是在银行利率最低时设计出炉的,预定利率上限为2.5%。加息之后,这些险种在收益方面的瓶颈劣势被再度放大。

  今年前3个季度,沪上传统寿险实现保费收入40.3亿元,在寿险总保费中的占比由去年同期的10.95%下降至8.36%。而随着加息,2.5%的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已经和传统寿险预定利率上限持平,这意味着传统寿险竞争力进一步下降,其在寿险规模中的占比也将可能持续下降。

  由于产品竞争力的缺失,传统寿险在寿险公司销售榜单中只能起到“装点门面”的效果。今年前3个季度,沪上传统寿险保费收入过亿的寿险公司仅有7家,其中平安人寿11亿元、中国人寿9.2亿元、友邦保险7.3亿元分居前三。同期,分红险保费收入352.5亿元,万能险保费收入68.2亿元。

  “上海保险市场的一大特点在于,客户对于寿险产品的收益情况敏感。如果传统寿险产品不能突破2.5%预定利率的枷锁,其尴尬的市场定位很难改变。 ”国寿上海分公司精算部相关人士认为,传统寿险现在的卖点仅限于纯保障,这样的卖点实在难以打通市场。

  “在如今保险市场环境下,纯保障的卖点几乎等于没有卖点。加息或许会倒逼传统寿险预定利率上调。 ”有业内人士如是指出。

  分红万能面临压力

  虽然保费增幅较高,但分红险和万能险仍需面对收益率不高的发展痛楚。

  “保监会此前规定不对分红险作明确的收益预测,因此短期内分红险产品是否收益不如预期,现在还很难断言。一般而言,客户能够拿到基本的保底收益,即不低于1年期的存款利率,但是如何和3年期和5年期的存款利率比较,还要看各家公司的投资能力和分红水平。”沪上某中资寿险银保业务部负责人坦言。

  有业内人士表示,从2008年开始,证券市场开始不景气,导致寿险公司投资收益缩水明显,对于分红险而言,其收益水平的下降是可以预期的。 “不过现在分红险占据寿险市场的销售大头,如何在满期给付时达到客户购买时期望的分红水平,确实是一大难题。 ”

  从3大上市保险公司给出的分红收益率来看,去年平安人寿给出的分红险回报为4.5%至5%;中国人寿次之,平均约在3.5%至3.6%,最高可达4%;太平洋寿险的分红率相对少一些,平均在3%至3.5%。市场人士预计,2010年分红险的分红率平均在4%以上。

  万能险同样面临结算利率持续下滑的尴尬。今年10个月,结算利率一路下滑的阳光财富稳健型万能险,最终坚守在4%的水平。一度高歌猛进的正德人寿“幸福人生”万能险结算利率,也下调在3.85%的水平上。泰康人寿“爱家赢家”万能险结算利率同样失守4%大关。这些一度引领沪上万能险结算利率新高的险种都不约而同调低了万能险结算利率。

  “每月公布的万能险结算利率,并不能直接反应保险资金的运作情况。其实,保险公司在经营万能险时,通常将保底收益、初始费用、浮动利率进行通盘考虑,但必须确保保险公司自身利益水平不受影响。 ”有专家指出,和分红险情况不同,寿险公司对于万能险结算利率的调控力度更大。

  逐月下调的结算利率已经使得万能险遭遇信任危机。今年上半年,上海万能险业务累计给付保险金1.36亿元,同比增加6100万元,增幅高达81%。其中,海康人寿和中德安联上海地区万能险给付保险金分保达到3990万元和3658万元,位列所有寿险公司前2位。某寿险公司客户服务部负责人透露,对万能险来说,这显然不是一个正常的给付增长率,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消费者对结算利率的不满。

  利率市场化现分歧

  今年7月,保监会发布《关于人身保险预定利率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传统寿险预定利率将由保险公司按照审慎原则自行决定,这意味着实施11年的2.5%这一传统寿险预定利率将被突破。业内人士一度预期,在通胀压力以及加息预期下,预定利率的市场化有望促成传统寿险产品转化,进而促成销售转机。

  不过,近4个月的市场现状表明,预定利率市场化 “只闻楼梯响”,市场上至今仍没有出现突破2.5%预定利率的传统寿险新产品。本刊顾问、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指出,中小寿险公司可能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对产品进行微调,但变动不会很大。预定利率上调必然意味着寿险公司给付风险相应增高,鉴于目前经济形势的不明朗,传统寿险新产品近期出现的可能性并不大。

  对于利率市场化的革新,不同的寿险公司有着不同的考虑。 “大型寿险公司成立多年,在市场上已经形成较为稳定的品牌和资金优势;相比之下,中小寿险公司出于拓展业务的考虑或许会在产品设计上提高产品回报率来吸引客户。 ”有专家指出。

  国寿、平安、太平洋人寿等大型寿险公司经历过1999年之前的高利率市场发展,虽拥有了市场,却留下了利差损的伤痛,背上了包袱。如果预定利率不变,还可以在银行储蓄、国债投资等渠道获利,填补一部分利差损的窟窿。但如果要实施市场化,补窟窿的算盘将会落空。

  大型寿险公司无暇创新,中小寿险公司也有所顾忌。 “虽然监管部门已经给予传统寿险市场化的空间,但考虑到寿险市场产品同质化严重,新产品容易很快被模仿等因素,没有寿险公司愿意充当市场先驱。”有知情人士透露,担心新产品遭遇同业抄袭是中小寿险公司对于传统寿险创新动力不足的另一原因。

  而对于寿险产品面临收益的考验,人保寿险总裁李良温在相关论坛上表示,预定利率2.5%的上限导致传统寿险产品价格比较高,对消费者缺乏吸引力,需求难以得到有效的释放。而传统产品利率市场化,可以完善和丰富保险产品的供给,满足消费者不同风险偏好的差异化需求。

  不过,国寿集团副总裁万峰也在相关论坛上表示,保监会不应以 “传统型保险产品”的概念来界定放开预定利率的条件,应该以返还型和非返还型来划分。凡是返还型产品,有利差损风险的产品还是需要管制,不应该放开,否则风险太大,对已有业务将产生很大冲击。

  “从现在整个寿险市场发展环境看,利率放开已经成为未来发展趋势之一,虽然现在受限于政策细则不明朗、大小寿险公司相互博弈,导致短期内推行存在难度。但寿险产品收益偏低的问题最终还是有待费率市场化加以解决。 ”郝演苏如是指出。纪云飞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文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