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量化宽松扰乱新兴市场货币秩序

2010年11月24日 10:03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如何应对本币升值压力,是当前众多新兴市场国家的政策难题,特别是在美联储启动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之后,这一问题变得更为严峻。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投机资本涌入加大本币升值压力只是硬币的一面,一旦投机资本短期内大规模集中流出,当前新兴市场货币的升值压力随时可能逆转为强大的贬值压力,并对新兴市场的经济安全构成重大威胁。

  其实早在2008年,资本流动的瞬间逆转就已经充分展示过其巨大的破坏力。当年,由于大量金融机构坏账逐渐暴露,非美资产抛售大潮突然出现,资本大量回流美国。与此同时,美元开始大幅反弹,2008年3月,美元指数基本结束了始于2002年的持续下滑态势,并很快展开反弹,至2009年3月最高反弹至89以上,升值幅度高达25%。大规模资本撤离对新兴市场货币汇率形成了巨大压力。以印度、俄罗斯和巴西为例,在美元反弹期间,上述三国货币对美元分别累计贬值了大约23%、36%和28%。

  然而,仅仅一年之前,在资本大规模流入的情况下,这些国家的货币则是另一番景象。根据美国国际投资头寸表数据显示,2007年全年,扣除衍生金融工具,美国海外资产增加2.53万亿美元,达到15.72万亿美元,其中私人直接投资增加5033亿美元,私人证券投资增加1.23万亿美元。无论是当年的海外资产增加额还是海外资产总额,2007年均创历史新高。

  大规模的美元外流直接推高了世界范围内的通货膨胀,并加大了资本流入国的资产价格上升压力和汇率升值压力。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由于增长速度较快,投资回报率较高,自然成为美国资本的重要目的地。仍以印度、俄罗斯和巴西为例,2007年初至2008年3月,在各国央行的大力干预之下,三国货币对美元仍分别累计升值大约10%、10%和24%。

  不难看出,以2008年3月份为分界线,投机资本在新兴市场国家上演了一幕几乎没有“中场休息”的“大进大出”的好戏:在大规模流入时拉高汇率、拉高资产价格、拉高通胀水平,然后立即在市场高位大规模抛售,所得收益一部分换成美元汇回美国,另一部分则转投当地实体经济,变成直接投资。而新兴市场国家则不得不面对投机资本大规模撤离后资产泡沫破裂、本币大幅贬值、国民财富大量蒸发的烂摊子。

  此外,更值得注意的是,新兴市场国家在投机资本大量流出,资产价格大幅下滑的同时,由于国民财富的巨额损失,社会消费和投资都会大幅减速,实体经济中也往往随之出现大量企业经营困难,这就为高位抛盘的投机资本提供了廉价收购当地企业的机会,使其增强对新兴市场实体经济的控制能力。

  仍以美国国际投资头寸表的数据为证,2008年,由于大量资本回流以及全球市场下跌的双重影响,扣除衍生金融工具,美国海外资产总额较2007年下滑2.6万亿美元,其中私人证券投资下滑2.85万亿美元,但私人海外直接投资则增长了约2900亿美元。换句话说,尽管美国在危机中损失不小,但美国对海外实体经济的控制能力却在增强。

  然而,故事仍未结束!2009年3月既是一轮投机狂潮的终点,又是新一轮投机狂潮的起点。

  2009年3月,美元指数刚刚攀至89上方,美联储便于3月18日公布了大规模的量化宽松计划。美联储的疯狂印钞随即导致廉价美元再次大举外流。美国国际投资头寸表显示,扣除衍生金融工具,2009年美国增持海外资产约1.75万亿美元。2007年的情景再次展现在世界面前:美元大幅贬值,新兴市场货币大幅升值,股市上扬,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通货膨胀开始上升。

  仍以印度、俄罗斯和巴西为例,经历了2007至2009年3月的先大幅升值后大幅贬值后,上述三国货币再次坐上了“过山车”。2009年3月至今年美国启动第二轮量化宽松前夕,三国货币对美元累计升值幅度分别约为13%、11%和30%。而11月3日美联储第二轮量化宽松的启动则使得资本流入问题更加严峻。一旦投机资本突然大规模撤离的一幕重演,新兴市场经济体很可能将再次经历灾难性打击。

  新兴市场经济体可以通过对短期资本流动征收所得税、金融交易税、设置无息存款准备金要求(URR)等手段增加投机资本的成本,抑制短期资本的大进大出。面对部分国家不负责任的货币政策以及规模庞大的国际游资,只有针锋相对才能尽量降低损失。尽管这有可能被投机资本及其代言人扣上“反国际化”、“反市场化”等似是而非的大帽子,但与维护货币及国家经济安全相比,这些口舌之争微不足道。(韩会师 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

参与互动(0)
【编辑:梅玫】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