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商品期货价格的大起大落让投资者着实领略了市场的无常。其实,作为公开透明的场内市场,期货市场不但是反映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晴雨表”,也是一个分流社会投机资金的“稳定器”。在大宗商品价格出现较大波动的时候,期货的避险功能更应受到重视。
自9月初开始,大宗商品价格一路上涨,与之相对应的期货价格涨势也十分迅猛,反映在国内商品期货市场上,几乎所有品种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持续价格上涨。两个月以来,国内23个商品期货品种超过四成累计涨幅在20%以上,一些供应紧张的商品如橡胶、棉花等的期价涨幅更是超过了40%。
然而,正当商品长期牛市论调在市场中蔓延的时候,期货市场的“过度投机”也受到了人们的质疑和批评。从11月12日开始的连续大跌给市场当头一棒,而由于期货采用的是保证金交易,会放大交易的盈利和亏损,令不少投资者“谈期色变”。
众所周知,商品期货对应标的物大宗商品是企业的基础性生产原料。随着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我国已成为众多大宗商品的生产国、消费国和贸易国。期货市场的繁荣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经济复苏过程中,投资者市场信心的恢复,以及由此产生的风险偏好的改观。
细究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原因,既有宏观层面的通胀因素,也有其自身基本面的因素,期货涨价只是反映这种趋势一个“表象”。事实上,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期货为谁服务的问题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期货市场因保值避险、资产配置等经济功能而服务于国民经济,这是期货市场安身立命之本。
首先,金融市场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分散风险,也就是说,金融市场承担了实体经济运行中所面临的风险。就期货而言,这体现在它的避险功能上:一方面为企业提供套期保值,用来锁定由于成本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也可以分散相当一部分投机资金可能给国民经济健康运行所带来的冲击。
在本轮大宗商品价格一路上涨的过程中,有一些大宗商品的生产企业认为,反正价格在一路上涨,从事套期保值是“傻子”,殊不知,如果没有期货市场的套保功能,企业的风险敞口也被扩大了。上周五以来,大宗商品价格的暴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其次,我们应该承认社会上投资需求的客观存在。期货市场就像一个很好的可以疏导投机需求的“管道”,如果没有这个“管道”,旺盛的投机需求就会涌向国民经济中的其他部门,就很难保证不会对经济正常运行造成危害:投机资金流向楼市,就会推高房价;涌向农副食品,又引发了“豆你玩”、“蒜你狠”、“糖高宗”这类尴尬局面的出现。
当然,对于期货市场上恶意炒作个别品种价格的不理性行为,有关方面也必须严加监管。近期,各大交易所纷纷出台针对期货市场的异常交易指引等维稳措施,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记者 汤池)
参与互动(0) | 【编辑:梅玫】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