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值物价同时作祟 货币政策进退两难
美国的二次量化宽松政策如期出炉,迎接它的是全球股市和商品市场的一轮普涨以及新兴经济体的一致讨伐。面临通缩风险的美国希望通过量化宽松来拉动就业和通胀,以刺激经济复苏;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则已踏上货币政策回归中性之路,目前面对的头号问题乃是通胀。如果说经济危机之时大家是同舟共济的话,那么现在,中美两国的货币政策则已经到了分道扬镳的时候。
美国经济目前的表现实在不让人乐观,出于避免再次陷入衰退的考量,美联储只能再度实施量化宽松政策,试图通过降低长期资金的融资成本以增加企业信心,推高通胀预期,从而促进就业市场的复苏和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正所谓“穷则独善其身”,美联储此举有助于降低自身经济的下行风险,而新兴经济体却要因此面对通胀和大规模资本流入的风险。
美联储的如意算盘能否奏效尚未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持续性和常态化,必将引发大宗商品和资产价格的上涨,全球经济也将因此面临严峻的通胀风险,全球股市和商品市场当天的闻风普涨已是证明。这对致力于抑制通胀的新兴经济体来说,自然是雪上加霜,为抵御货币洪流将被迫不断收紧货币政策。于是,来自拉美和亚洲的主要新兴经济体纷纷表达不满,威胁将采取举措抑制资本流入及本币升值,巴西、泰国、韩国、菲律宾等国均已开始或准备对资本流入进行管制。
经济危机爆发之时,全球主要经济体都采取了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四万亿的超常规刺激措施对于经济复苏功不可没,然而货币超发也使得通货膨胀不请自来。今年以来农产品涨价风潮从不起眼的绿豆、姜蒜开始,已经蔓延到大宗农产品糖和棉花,A股则在10月初陡然上涨,而房价更是始终居高不下。时间刚刚过去两年,上一轮通胀的情景还历历在目,2008年2月CPI达到8.7%峰值,沪综指当年10月创出6124点新高。值得注意的是,两年中M1货币供应量扩张了56%,M2扩张了53%,2009年各大银行放出9.6万亿新增贷款,是平常年份的两倍,2010年新增贷款可能达到8万亿,基本上是2008年的两倍。可以预见,这一轮的通胀,物价持续上涨和资产价格轮番上涨的双重性将更为全面和显著,如不及时控制,势必将对实体经济产生恶性影响。
幸运的是,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已经趋于稳健。从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可以看出,货币当局对未来经济增长前景乐观,而对通胀前景却相当担忧,近三年来的首次加息,则表明货币政策毅然走向了回归中性之路。美联储此时再度推出量化宽松政策,无疑加大了中国货币政策抉择的难度。一方面是人民币升值压力巨大,另一方面是国内物价上涨及资产价格泡沫,内外均衡将成为各方政策的着力点,合理有序的货币政策收紧,以及有效的金融监管,将成为货币当局未来一段时间的必修课。(记者 宋兆卿)
参与互动(0) | 【编辑:梅玫】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