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将开信贷闸门 提振美国缓慢经济增长——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美联储将开信贷闸门 提振美国缓慢经济增长

2010年11月03日 11: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11月3日电 据华尔街日报中文网消息,预计美联储(Federal Reserve)将在周三放开信贷闸门,以提振美国缓慢的经济增长。而就在周二,印度和澳大利亚的央行分别通过加息收紧了信贷阀门,以抗击通货膨胀。

  美联储可能会在周三宣布推出一个新的国债收购计划,其目的在于压低长期利率,从而加快美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很多人都把美联储此举叫做量化宽松。实质上它意味着美国的央行将把数千亿美元新鲜印制的美元注入到整个世界经济当中。

  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周二上涨64.10点,收于11,188.72点,涨幅0.58%,逼近两年高点。8月份开始、因市场预期美联储将采取新措施刺激经济而展开的一轮上涨,由此得到恢复。伴随着股市的上涨,美元对多数主要货币下跌。

  澳大利亚和印度加息后不久,下周,20国集团(G20)领导人就将在韩国举行会议,届时他们肯定会提及汇率问题和增长失衡的问题。预料中美联储将采取的量化宽松措施在国内外都备受争议。美联储做出的一个计算显示,每购买5,000亿美元的债券,其刺激效应大约相当于短期利率削减半个百分点。但美联储官员对实际效果很没把握,因为他们在这种政策上面没有多少经验。美联储求助于非传统政策,是因为基准贷款利率已经接近于零。

  欧洲面临的则是不同的挑战。欧洲央行一直持有强硬的反通胀立场,预计它在周四开会的时候不会像美联储那样推出提振经济的新措施。部分成员希望欧洲央行做好收紧政策的准备,其中德国的韦伯(Axel Weber)呼声最高。与此同时,爱尔兰、希腊等欧元区非核心国家面临的财政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它们的借款成本正在上升,其经济增长可能会因此而遭到严重削弱。

  利率政策分道扬镳,加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汇率走势的分化。美联储注资有可能削弱美元。自6月上旬以来,美元对一个由多个贸易伙伴的货币组成的篮子下跌了7.5%。周二欧元对美元上涨,报1.4028美元。

  周二,印度央行(Reserve Bank of India)将基准短期利率升高0.25个百分点至6.25%。澳大利亚央行(Reserve Bank of Australia)将短期利率提升0.25个百分点至4.75%。

  印度和澳大利亚加息之前,中国和新加坡也于近几周收紧了货币政策。韩国和新西兰等本地区国家则因全球经济前景不确定推迟了进一步的利率上调。

  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经济学家预计,除日本外的亚洲地区今年的年增长速度将达到8.8%。澳大利亚受亚洲大好形势的影响,年增长速度将达到3.2%,这也得益于铁矿、煤和其他矿产对华销售量的上涨。相反,美国连续六个月的增速都在2%左右,低于平均水平,其短期利率也被固定在接近于零的水平。

  在某些国家,经济增速和利率的悬殊给带来了巨大的下行压力。澳大利亚加息后,澳元兑美元周二大幅飙升,与美元持平,这是1983年澳元开始自由浮动以来的最高水平。

   在食品价格上涨、内需增加推动经济增长加快的情况下,印度收紧货币政策的举动在人们的预料之中。印度央行也对居民家庭贷款实施了紧缩政策,说资产价格在如此短时间内大幅上升令人担忧。

  印度财政部财政秘书朝拉(Ashok Chawla)说,周二政策利率的“温和提升”不太可能扰乱印度越来越稳固的经济增长。印度政府主要智库负责人阿鲁瓦里亚(Montek Singh Ahluwalia)说,他认为通货膨胀将继续放缓,印度3月份到5月份的通胀率都在10%以上。

  然而,一些经济学家预计印度将会进一步加息。加拿大皇家银行(Royal Bank of Canada)新兴市场资深策略师杰克狲(Brian Jackson)预计,印度央行将在2011年将短期贷款利率再上调0.75个百分点。

  澳大利央行(The Reserve Bank of Australia)六个月来首次上调利率,以先发制人的攻势对抗隐现的通胀压力。澳大利亚的加息举动出乎投资者意料,因上周澳大利亚公布了弱于预期第三季度通胀报告。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文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