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制热钱流入避免汇率战——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管制热钱流入避免汇率战

2010年11月01日 08:33 来源:证券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在最近结束的G20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达成妥协后,舆论高度关注的“货币战争”或“汇率大战”的危险暂告平息。然而,汇率战争的威胁并没有真正散去。一纸声明可以暂时按下危机立即爆发的危险,但是如果不能解决问题的根本,未来汇率战爆发的风险始终不能排除。

  不过,目前的所谓汇率战并非只有一种模式。汇率战第一种表现形式就是美国指责人民币长期低估和波动不足、升幅不足的问题,第二种形式是美元因为量化宽松的问题引起的其他主要货币对于美元的不断升值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涉及到美国和中国的贸易平衡与全球经济平衡以及经济转型问题,解决起来恐怕不是一日之功。第二个问题主要是美国如何平衡其国内外政策问题,这也是一个不小的问题。这第二个问题是导致目前欧元、日元等货币对美元升值的主要原因。由于美元和欧元、日元等国际主要货币皆为自由浮动的汇率,因此第二个问题暂时无解,除非美联储在制订其国内政策时,充分考虑其政策外溢性给予其他经济体带来的困扰,继续在失业等问题上为世界做出牺牲。以上二个问题短期内都没有根本解决的可能,因此对于缓和汇率战争没有什么帮助。

  但是,目前的汇率战争还有第三种形式,就是由于诸多新兴经济体的货币对于美元的大幅度升值而引起的竞争性汇率政策的风险问题。2010年以来尤其是今年下半年以来,除了欧元、日元等若干主要货币兑美元大幅度升值外,许多新兴经济体的货币兑美元都有了很大的升值幅度。美元兑菲律宾比索已经从去年底的46.24下降到目前的42.80,比索升值幅度达8%。而马来西亚的货币林吉特兑换美元则从年初的0.2955升值到10月份最高的0.3248,升值幅度达到9.91%。同样,印度尼西亚的货币卢比今年已经升值5.96%、泰国货币泰铢本年已经升值11.04%、韩国货币韩元今年升值3.5%、新加坡元升值7.41%、印度货币卢比半年来最大升值7.65%。除了亚洲货币以外,其他诸多新兴经济体货币在2010年特别是下半年以来也明显升值。其中从去年开始,巴西雷亚尔和南非兰特对美元已经上涨了37%和 36%。

  新兴经济体货币升值多数原因不同于欧洲、日本等货币兑美元的升值,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出口顺差和热钱的双重原因所导致的。在美国持续不断地大搞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之际,大量的美元等资金流向新兴经济体,以赚取利率差异和汇率升值以及资产增值的三重收益(实际上也是一种套利交易)。这种方式的热钱,对于新兴经济体的金融和经济体系的冲击的潜在风险很大。1997年的泰国和东南亚金融和经济危机,就是由于热钱的大量进入再突然撤离所导致的金融市场崩溃以及汇率狂跌。虽然目前新兴经济体热钱处于进入状态,资产市场一片热火朝天,但是如果美国的通货膨胀启动,美国联储选择升息的话,那么进入新兴经济体的热钱会很快撤离,导致一系列问题。从历史上来看,美国联储降息和升息的幅度和频率一惯比较大。现在美国利率处于零区间,一旦美国联储启动升息周期,未来提升的幅度和频率肯定很大很快,热钱回流美国速度也会很快。

  所以,为应对未来的潜在金融和经济风险,新兴经济体有必要限制热钱的进入,必须大幅削弱热钱的赢利水平,或者是降低热钱的赢利预期,进而达到阻止热钱进入的目的。更重要的是,为了避免汇率战争,但是又要阻止本币对于美元的过快升值而且又不使用汇率操纵的手段,新兴经济体也有必要阻止热钱的进入。目前,已经一些国家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根据媒体报道,巴西政府最近宣布将固定收益证券的外国投资税由4%提高到 6%,这也是巴西政府在14天内再次上调这一税种;泰国政府也宣布将以预扣税的形式对外资投资债券收益按15%收税;在多次出手干预外汇市场之后,韩国央行发布警告称如果外资增长过快,银行将有可能限制外币借贷;印尼政府则强行为外资投资规定了不少于3个月的期限。

  因此,对热钱进行管制,是目前形势下新兴经济体最有效、最有利的政策选择。这样做既没有操纵汇率,又减轻了本币升值的一些压力,从而为避免汇率战贡献了一份责任。同时,又阻止了热钱的非理性进入,减轻了未来热钱撤离给予自身经济和金融体系带来的潜在风险。(东航国际金融公司 陈东海)

参与互动(0)
【编辑:孟欣】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