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对六家银行采取差别准备金一周之后,央行加息的“靴子”终于落下。
“在大家普遍认为不可能加息的时点,央行加息了。”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虽然当前并不是一个特别好的时间节点,但政策的“意外”落地,却正好体现出宏观调控部门对未来通胀管理的强烈愿望。
央行在10月19日宣布,自10月20日起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6%。本次加息央行采取的是存贷款利率同比例上调,这距离2007年最后一次加息已经过去了近三年时间。
央行政策一出,市场反应不一。有观点认为,这会加大跨境资本流入,从而推升人民币升值压力。也有声音表示,这次“迟来”的加息有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未来还应有更大的加息空间。
“意外”加息
本次加息,着实让市场备感意外。
在央行差别上调准备金率之后,市场中主流观点认为央行在年内加息为小概率事件,而多家券商的研究报告均支持这一观点。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此前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央行的调控手段仍将以数量工具为主,目前加息的环境并不成熟,世界经济继续处于恢复阶段,各国均没有加息的意向,在通胀可控的情况下,央行不会贸然选择加息。
东方证券分析师王鸣飞也认为,如果采用对称加息,贷款利率上调无疑将影响宏观经济恢复的进程,而存款利率上调则会引起热钱的涌入,加速人民币升值的步伐。
但就在十七届五中全会刚刚闭幕、第三季度经济数据还未发布的关键时间节点,央行抛出了加息这一利器。
“25个基点的幅度并不算大,央行关键是透露出一个货币收紧的信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陈道富指出,央行通过这一信号是要达到管理通货膨胀预期、调控房地产市场的作用。
此前,央行已经针对六家银行出台了差别化的存款准备金率,以收紧流动性。亚洲开发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庄健分析称:“央行可能觉得力度不够,所以采取了利率手段。”
连平也坦言,目前西方国家仍然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近期人民币汇率升得比较快,资本流入的压力较大,在这样并非“完美”的时点选择加息,说明央行几经权衡后,对未来的通胀管理有强烈的要求。
参与互动(0) | 【编辑:梅玫】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