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落下了帷幕,不竞相贬值成为此次会议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同时也为前段时间剑拔弩张的国际汇率市场带来了一丝缓和的气息。不过,“不竞相贬值“话音刚刚落地,美元即出现下挫。
美元持续贬值,已经损害到了作为美国国债最大债主中国的经济利益。不断增加的巨额外汇储备带来了较大的配置压力,摆脱外储资产中美元独大的格局成为我国外储多元化的核心内容。但是,美元作为最优良的避险资产之一,拥有较高的信用等级和流动性,短期内仍是外储资产配置中不多的较好选择。专家建议,外储资产应当适当提高如股票、资源等风险资产的权重。
G20财长会议结束后第的一个交易日,美元指数即出现下挫。金价和有色金属价格因此大幅飙升。美元对人民币也同时走贬,昨日(10月25日)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报6.6729:1,微升0.04%。
值得注意的是,刚刚结束的G20财长会议发布了声明,称各国不干预汇市,应由市场决定汇率。
美元短期或企稳
昨日,美元指数从77.75附近跌落至77.06附近,盘中一度下跌至76.70,至截稿时小幅回升至76.95。
主要货币方面,美元对欧元昨日继续贬值,至发稿时,欧元兑美元汇率为1,4034:1。中信证券国际首席宏观经济学家胡一帆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现阶段欧元兑美元有超贬的趋势,预计年底,欧元兑美元比价将会回落至1.30:1。美元对日元方面,美元小幅贬值,至发稿时,美元兑日元汇率为80.49:1。
兴业银行资金营运中心蒋舒博士认为,最近美元的走势不完全由基本面决定,投资者对于二次量化宽松政策的恐慌是造成美元指数走弱的主因。蒋舒进一步指出,本周五美国将公布三季度的经济数据,由于目前GDP环比增长率预期可达2%,因此,美元可能在之后出现企稳迹象。
高盛集团昨日表示,美联储可能计划购入规模达2万亿美元的资产以刺激美国经济复苏,同时有望于11月3日宣布新一轮货币宽松政策的开始。高盛首席经济学家哈茨斯认为,美联储几乎肯定将在下个月宣布额外的货币宽松政策。美联储还可能宣布将以每个月1000亿美元的速度进行资产收购,直到美国就业环境和通胀形势“大幅度”改观。
人民币升值趋势依然明显
美元对人民币也同时走贬。昨日(10月25日)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报6.6729:1,微升0.04%。
昨日,美元兑人民币3个月掉期买入价为6.6340,1年期掉期买入价为6.5201。某银行外汇交易员表示,目前市场上大量美元结汇,同时境外NDF掉期报价下跌也较多,人民币升值预期明显。而胡一帆预计,年底之前人民币兑美元会升值3%至5%。
美国财长盖特纳最近一直声称人民币应进一步升值。
韩国庆州举行的G20财长会议后,美国财长盖特纳和中国副总理王岐山又于10月24日在青岛闪电会面,消息显示,双方就中美经济关系和20国集团领导人韩国峰会准备工作交换了意见。不过,汇率问题仍是会谈的焦点。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陈琪教授认为,考虑到盖特纳访华的时间点在庆州会议之后、领导人峰会之前,因此,很可能是中美双方就财长会议上没有达成的共识继续商讨。
在与王岐山会面之前,盖特纳在彭博电视采访时表示,他预期中国会允许人民币进一步升值。
陈琪指出,美国政府在中期选举之前确实面临着改善国内经济的压力,但这与中国的汇率政策无关。由于美国国内经济调整的成本太高,让别人承担成本最符合政治家的逻辑,因此,低烈度的货币战争不可避免。
控制经常账户受质疑
国际社会在货币战争中剑拨弩张,怎样协调各国立场成了世界难题。来自美国的解决方案是各国主动控制经常账户的盈余和赤字,美国的提案内容为,各经济体经常项目盈余或赤字应限制在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以缓解经济体之间的汇率争端。盖特纳表示,健康的经济复苏意味着全球经济再平衡,这意味着,贸易和经常账户顺差很大的国家应该转换发展策略,改变出口导向,并且促进国内消费。
胡一帆强调指出,“从最近在韩国庆州举行的G20财长会议的进展来看,各国已经不再纠缠于汇率,而将注意力从Currency(“货币”)转移到了经常账户的管理上,因为大家都认识到了货币战争是无解的。”
但也有学者表达了不同的看法,对外经贸大学丁志杰教授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的这种提法是不负责任的,这本身体现了美国“以邻为壑”的原则,在美国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之时,美国的逆差转移到其他国家就是顺差,而这些国家要么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要么选择本币升值,这显然会给顺差国带来不利影响。“美国是在转嫁由于其将要进行的二次定量宽松和弱势美元政策所应承担的责任。”丁志杰说。
德国经济大臣RainerBrueder-le表示,“现在不应该向市场注入更多的流动性,过量的货币发行在我看来就是另一种间接操纵汇率。”G20大多数成员对美国上述提议持消极态度,中、俄、德和沙特阿拉伯贸易盈余均超盖特纳建议的上限,而美国贸易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由曦)
参与互动(0) | 【编辑:孟欣】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