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银的银联“超级网银”一次登录多家账户——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网银的银联“超级网银”一次登录多家账户

2010年09月29日 18:34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俗称“超级网银”的央行第二代支付系统昨天正式上线运行。相对于传统的网银系统,“超级网银”率先开通了实时跨行转账、跨行账户查询及用他行账户为自己的信用卡还款功能,“多个网银账户、多次登录”的时代将由此改变。

  推广期内暂时免费

  以前各家银行的网银系统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每个银行都不能查询另外一家银行的相关信息。也就是说,用户要用到多少张银行卡,就得办多少家银行的网银。“超级网银”的出现,可以让客户只登录一家银行的网银就可查询和管理所有账户,查询到自己在不同商业银行的全部账号信息,包括活、定期存款、基金甚至理财产品。有银行人士戏称,“超级网银”就相当于是“网银的银联”。

  记者昨天登录中行、建行官方网站看到,相关公告已经挂在网上。中行公告称,市民可通过该行网银使用自己在别家银行的结算账户,向中行信用卡实时还款,且推广期内跨行信用卡还款免费。跨行互联转账收费标准,与原有收费标准一致。

  建行公告称,实行超级网银后,个人网上银行跨行转账可实时到账;在信用卡还款上,新增其他银行给建行信用卡还款的功能。但建行未公告收费标准,记者昨天拨打建行客服热线,工作人员称,推广期3个月内免费。

  据银行人士介绍,此次超级网银共有北京、广东、深圳和天津四地的30家中外银行参与运行。

  需事先网上签约

  不过从记者昨天的体验结果来看,要实现不同银行之间的互联互通,手续还比较繁琐。

  根据规定,如果想通过一家银行网银查询自己其他银行的账户,需要先签约。比如登录招行网银查询建行账户,需要先到建行进行相关协议的签约,之后才可以在招行网银查询其在建行的账户。

  记者昨天登录建行网银,看到电子银行菜单中增加了“他行账户服务”一项,在此项下,有“追加/删除他行账户”、“他行账户查询”、“建行账户签约/解约”、“他行账户签约/解约”。

  在签约银行选择完毕后,稍后跳转到对方网银的签约界面中,进行签约授权。签约成功后,还要在本行网银进行追加账户才能使用。但记者昨日的体验来看,由于系统并不稳定,在签约或追加账户时总是显示失败而最终无果。昨日,也有不少网友称,支付签约时未能成功。

  超级网银操作流程

  step 1:登录一银行网银

  step 2:追加其他银行账户

  step 3:可跨行转账,实时到账;通过已取得授权的账户向他行信用卡还款;通过一行的网银查询已追加银行个人借记账户或贷记账户的余额或明细

  分析

  银行手续费有望下调

  对于超级网银的上线,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认为,系统的推出有望让消费者享有更方便、更实惠的金融服务。长期来看,随着上线银行的增多,网上金融业务金额将逐渐增加,这有助于降低单笔网银交易成本,消费者需支付的手续费也将有下调空间。

  以跨行转账1万元为例,目前工商银行跨行转账手续费用为45元,交通银行为20元,而招商银行是2元。有业内人士称,未来“超级网银”中计费有可能按照“单向计价”模式,即消费者若将1万元从招行转至工行,则收取2元手续费;从工行划转至招行,则收取45元。

  易观国际分析师曹飞称,从理论层面上,超级网银好比在线版银联,跟以前银联一样解决跨行的问题。在银行领域,以前网银市场份额高的银行的业务量会被拉平,而份额小的银行对类似超级网银的平台的业务需求量就大一些。(苏曼丽)

  影响

  第三方支付称不受影响

  从此次首批试运行的名单中看,并没有出现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名字。央行此前表示,央行支持“经其批准获得支付业务许可证的非金融支付服务组织的接入,实现网上支付等电子支付业务的跨行清算的高效处理”,第三方支付企业也盼望能参与其中。

  市场曾经视超级网银为第三方支付行业的“终结者”,但大部分第三方支付企业不以为然。支付宝相关负责人昨天称,超级网银是一个基础设施层面的升级,不仅不会影响到第三方支付的正常使用,对于第三方支付的用户体验提升等也会带来积极影响。而央行此前也已经表态,没有将第三方支付排除在外。

  财付通也表示,超级网银打通了各银行间的连接,使得银行系统成为整体,这对于第三方支付来说更是如虎添翼。接入这一系统,也就意味着一下子接入了更多的银行,以往那种挨家挨户找银行谈的过程就省了。财付通同时认为,超级网银在目前刚刚上线的情况下,并没有看到其将衍生出来做与第三方支付相似的业务模式的迹象。因此,第三方支付和超级网银是两个有所关联但本质不同的事物,因此无法比较。记者苏曼丽)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