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法案或施压人民币 专家称此举无益该国就业——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美国法案或施压人民币 专家称此举无益该国就业

2010年09月29日 13:52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美国对人民币升值的热度空前高涨。29日,美国国会众议院将就一项旨在对所谓低估本币汇率的国家征收特别关税的法案进行表决,该法案显示出美国欲施压人民币升值的意图。

  对此,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表示,人民币升值根本无法解决美国就业及巨额赤字等问题。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专家也表示,美国政府这样做的意图非常明显,汇率大战的背后实际上就是一场贸易大战。

  人民币升值无益美国就业

  本月24日,美国国会众议院筹款委员会投票通过了一项旨在对所谓低估本币汇率的国家征收特别关税的法案。这项法案将于当地时间29日在众议院进行全院表决,一旦获得众议院投票通过,该法案将进入参议院立法程序。

  对此,中信建投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魏凤春指出,目前美国经济复苏乏力,美国迫切希望向他国施加升值压力以实现本币贬值,以此降低债务压力并向外输出通胀压力。此外,失业率是困扰美国政府赢取民心的难题之一,而很多美国民众错误地认为人民币升值能解决美国就业问题,因此,在美国国会中期选举即将来临之际,推动人民币升值的议案就成为奥巴马政府挽救民众支持率的一个砝码。

  但是,专家同时指出,人民币升值根本无法改变美国经济存在的问题。

  魏凤春指出,升值对解决中美贸易顺差几无效果。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自2005年下半年汇改以来,呈现单边上涨的走势。但中美贸易顺差增长却是大幅波动,并且从顺差的绝对值来看,月均仍在千亿美元左右。众所周知,中美的产业结构存在巨大差异,美国在高科技领域具有较强优势,但他们在这方面实行严格的出口管制。因此,美国如果不取消高科技出口限制,中美贸易顺差的局面根本不可能改变。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欧元之父”蒙代尔也表示,人民币升值不会给美国人创造就业,也无法缩减中美两国间的贸易逆差。蒙代尔说,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存在巨额赤字,即便中国调整人民币汇率,美国的情况也不会因此改变。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28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6.7051元。

  汇率大战实为贸易大战

  从汇率到关税再到贸易保护,美国想让美元贬值的如意算盘一览无余。然而,美元的贬值也加剧了其他货币汇率压力,全球汇率大战一触即发。

  魏凤春对此表示,“汇率之战的背后其实是贸易之战。在全球复苏乏力,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时,各国都想通过本币贬值提高本国的竞争优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也结束6年来的不干预汇市政策,向市场抛售价值约200亿美元的日元。此后,韩国、泰国、越南等国家也纷纷效仿,竞相让本币贬值。巴西财长曼特加周一在圣保罗表示,“我们正处在一场国际汇率战争中,各国货币正普遍走软。这对我们构成了威胁,因为它削弱了我们的竞争力。”

  “汇率战争”的存在被国外媒体解读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正把本币贬值当作提振本国经济的手段。

  不过,魏凤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众议院这项法案通过的可能性不大,“如果法案通过,将对中美两国经贸关系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

  事实上,随着美国国会11月中期选举临近,不少美国议员开始热炒人民币汇率问题,近期中美经贸摩擦已经呈现增多趋势。美国商务部27日宣布终裁,对从中国和墨西哥进口的无缝精炼铜管征收反倾销税,其中对华涉案金额约为2.33亿美元。

  然而,专家指出,贸易战是把“双刃剑”,美国对他国实施贸易制裁的同时,也会伤害在他国的美国企业利益,影响美国对外出口。

  调产业结构可缓冲升值压力

  面临美国施加的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我们该怎么办?有关专家表示,在人民币汇率方面,中国不应也不会被牵着鼻子走。我们应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转外需为内需,以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此前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曾表示,“中国绝不会屈从外部压力而简单升值。”人民币汇率仅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工具之一,中国将减少对外需的依赖并提升内需对经济发展支持的力度。

  对此,魏凤春也指出,贸易顺差来自于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和国际分工定位,资本项目顺差来自于在中国投资的高回报率,热钱流入主要盯住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相应的,缓解升值压力的根本途径在于调整国内经济结构和遏制资产泡沫,而不应该用升值来硬性调结构。(记者 梁敏)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文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