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万亿险资投资困境:渠道狭窄 制约产品创新(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金融频道

4万亿险资投资困境:渠道狭窄 制约产品创新(2)

2010年09月13日 13:53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在承保利润微薄的情况下,投资收益对支撑保险业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为缓解投资压力,保监会2010年7月放开了险资利率互换业务,还调整了保险的投资比例。权益类投资占比从20%上升至25%,股票和股票型基金10%的比例限额被“打通”,二者总占比仍为20%。

  投资之困

  当前,保险产品收益低、同质化严重、不能吸引消费,已经成为制约保险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截至2009年底,发达国家保险市场的保险深度已达12%左右,而中国为3.32%。从保险密度来看,发达国家已达3000美元,而国内人均保费为856.72元,约合126.92美元,保障程度明显偏低。

  保险投资渠道的狭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品创新的可能。

  在以往股市火爆、基金热销时,保险公司为迎合市场需求曾推出投资型产品,如分红险、万能险、投连险等。这些产品兼有保障和投资双重功能,但对保险投资状况的依赖性很高。如果经营不好,分红险可能无红可分;进入降息周期,万能险收益将会下降;随着股市的振荡下跌,投连险账户也一度呈现负收益率。

  另一方面,这种创新产品的保障优势并不明显。投资型保险的保障功能低,相比其他理财产品,收益又低。所以在全国理财市场一路膨胀之际,投资型的保险产品并没有分得多少好处,还挤占了传统保障型产品的市场。

  面对保险业回归保障的需求,7月份传统寿险2.5%的预定利率放开,给保险市场带来较多想象。一位大型保险公司的市场人士表示,在投资型险种占主导的市场中,放开传统寿险的预定利率将会吸引消费者的目光,机构未来很可能推出高利率寿险来抢占市场。

  但高利率产品能否顺利推出,最终取决于保险公司的运营状况和投资盈利水平,如果保险公司运营不佳或收益不高,将只是“一纸空谈”。

  某保险公司高管告诉记者,国外保险公司的承保收益加上投资收益,一般可以达到10%以上。由于传统保险业务在很多国家都增长缓慢,盈利空间有限,不少保险巨头把投资收益作为保险公司的主要盈利来源。现在国内投资渠道有限,是制约保险往深度发展的重要因素。

  国内的半数保险资金投资于债市,还有大约三成的资金只能沉淀于低利率的银行存款。虽然保险资金的运用领域和投资品种目前得到了扩展,但是在中国的金融市场上,真正做到增值还是有难度。

  创新掣肘

  随着多条新投资渠道的放开,国内保险业的资金运营结构与国外越来越相似,但是国内外投资市场状况不可同日而语。

  中国金融市场还不够发达,相对于物价上涨和资产价格膨胀,固定收益市场利率过低,甚至倒挂,金融市场目前所提供的增值空间并不大。

  以保险资金最大的投资渠道——债市为例。2009年中国债券市场累计发行人民币债券4.9万亿元(约0.7万亿美元),而美国发行债券已达7万亿美元。国泰君安的分析报告显示,按照35%的保费增速和70%的积累率,2010年保险业投资资金将增加10500亿元;按债券平均投资周期5年计,有3200亿元保险资金购买的债券到期,需要再投资。但是年内符合保险公司投资要求的中长期债券并不多。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