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银行转型之道:零售银行实现创新的五大途径——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金融频道

中资银行转型之道:零售银行实现创新的五大途径

2010年08月09日 14: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8月9日电 2010年中国银行家论坛于8月7日在北京举行,数十位国内银行业高管及专家汇聚一堂,共同对中国银行业如何在后危机时代转型展开广泛的交流和讨论。

  在论坛发言中,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及首席执行总裁钱大群先生,IBM新兴市场金融服务事业部副总裁Juan Pi Llorens先生,IBM大中华区应用创新部银行解决方案负责人赵亮先生和IBM大中华区副总裁、金融事业客户部总经理陈良忠先生发表了精彩演说。

  IBM新兴市场金融服务事业部副总裁Juan Pi Llorens先生表示:“全球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正警醒我们,传统的银行经营模式已经难以应对当前复杂的市场变化。而IBM很荣幸能通过本次论坛与国内顶尖的银行业人才一起集思广益,共同为中国的银行机构制定创新转型的实践路线图,并贡献我们对于银行业现状的精确洞察以及信息技术实力,助力国内银行以智慧赢得后危机时代的竞争优势。”

  2008年底发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未来微观经济和全球不确定性会依旧存在。

  尽管饱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的银行业依然保持了稳健的增长速度。由波士顿咨询公司(BCG)于2010年2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显示,按照市场资本化程度,中资银行在全球TOP 30银行中有强劲的表现。全球排名前十的银行中,中资银行占了三位,分别为排名第一的中国工商银行、排名第二的中国建设银行以及排名第五的中国银行。

  在新的金融环境下,中国的银行业不仅要关注包括结构调整在内的宏观经济新形势,而且还要适应银行业监管变革和多变的市场环境,从而进行相应的创新和整合。除此之外,这些变革还包括金融行业的撤销管制规定、中产阶级的大量涌现、财富管理的弹性增长、风险管理和新巴塞尔协议、国际标准和实践以及基于互联网的全球接入和曝光的速度。而从业务角度来看,银行需要实现可持续的获利增长,寻求可变的收入来源,并提供不同的客户服务和持续的产品创新,有效提升运营效率和风险管控。基于此,抓住全球银行业转型的机遇,努力搭建稳健经营的平台,将有利于中国银行业实现长远健康发展。

  纵观全球领先的银行,面对转型会将业务聚焦在两大核心领域。第一是在自身和客户以及其他相关者的关系方面进行转型,比如避免排队等候,改善客户体验;降低手工和纸质工作流程;更好的利用电子和其他可替换的渠道进行管理;对发布新渠道和整合多渠道进行快速反应。第二是重建核心流程及基础架构支撑方面的转型。包括梳理流程和业务整合、创建一个完整的客户视图、新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和价格弹性、保证有效运营的不间断和数据可用性、更好的理解和管理风险的能力以及构建灵活的IT系统对业务需求进行灵活反应。

  IBM新兴市场金融服务事业部副总裁Juan Pi Llorens先生说到:“对于今天的银行业来说,成功的转型意味着实现业务和技术的有机结合。中资银行在全球经济衰退时期依然表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在全球新经济环境下,更需要保持竞争力。而借助多渠道整合层可以实现从前台流程到后端运营的转型。变革将首先从前台开始,包括满足客户的即刻需求,获取短期市场收入。后端的转型包括IT架构更新和核心系统创新、通用功能外包、产品创新、付款整合和风险管理等。我们相信这将成为下一阶段银行业获取竞争力的重点领域。”

  为了更具体地向国内银行业提出精确的转型方向,会上IBM更携手中国工商银行共同发布《中国零售银行业产品服务创新:未来十年的机会与方向》报告。报告中指出客户需求成为零售银行创新的核心驱动力,零售银行通过五种方式实现产品与服务的创新,包括:新技术创新、以客户为中心的创新、金融行业内合作创新、国际化创新和跨行业合作创新。而在这五大趋势下,未来零售银行应重点关注的群体包括老龄消费者群体、私人银行/财富管理客户群体、80/90后消费群体、小企业主群体以及农村/新兴城镇居民群体。报告也指出零售业务战略规划关键:调整零售业务结构,为创新业务及时配套资源,这包括识别重点客户群、优化产品投资组合、改善营销模式、调整渠道部署策略和建立战略联盟。

参与互动(0)
【编辑:李瑾】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