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银行“压力测试”答卷光鲜 或为塑团结信心(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金融频道

欧洲银行“压力测试”答卷光鲜 或为塑团结信心(2)

2010年08月02日 13:36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欧盟一直被认为是一个怪胎,虽然拥有世界第一的经济实力,但却不具备与其相匹配的政治影响力,根本原因在于欧洲不能用一个声音说话。2009年12月具有欧盟宪法性质的《里斯本条约》正式生效,这一度被认为是欧盟在政治一体化方面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欧盟内部将因此更加团结。

  但遗憾的是,成员国在债务危机中表现出来的并不是更加团结。因为无论是从债务额,还是从债务国经济总量上来看,希腊债务危机都不应发展成欧洲层面的主权债务危机,但之所以危机阴霾久挥不去,关键就在于欧盟内部缺乏应对危机的统一的政治意愿,没有在应对危机问题上形成合力。

  欧元、欧元区,甚至是欧盟本质上都是统一的政治意愿的产物。没有团结一致的政治意愿支持,欧盟不可能走到今天。但在希腊债务危机中成员国之间的巨大分歧,还有欧盟内部围绕欧洲理事会常任主席、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新一届欧委会、欧盟对外行动署的权力和人事纷争,暴露出当前欧盟正遭遇罕见的政治分裂。希腊债务危机已不仅仅是一场经济危机,更是一场政治危机。

  希腊债务危机发生后,希腊等南欧国家一度呼吁德法尽快出资救助,不但遭到拒绝,还被指责“政府腐败”、“国民懒惰”,南欧媒体则谩骂德国为“敌人”,欧盟内部不但“南北矛盾”陡增,还延误了救助希腊的最佳时机。各成员国囿于自身利益,缺乏欧盟整体利益的大局观。英、法、德等欧盟重要成员国的新一代领导人出于党派选举利益考虑,过于迎合选民的意见,没有发挥传统“欧洲优先”的“团结精神”,不愿为欧元及欧盟发展牺牲本国利益。而当年德国领导人施密特、科尔等曾从政治高度出发,为欧元产生及欧盟发展带领德国作出了较大牺牲。有报道称,在救援计划出台前,法国总统萨科齐和德国总理默克尔之间曾爆发过激烈争吵。德国不想再当欧洲的“提款机”,而萨科齐则以退出欧元区相威胁,逼迫德国尽快同意出资救助。甚至有欧盟媒体评论指出,萨科齐此举的根本目的其实是为了占据道德制高点、争夺欧洲领导权,而不是为了维护欧盟的团结。

  欧洲领导人在救援问题上的分歧、犹豫和迟缓让“金融大鳄们”看透了当代欧洲领导人缺乏合作的政治意愿,所以才敢对欧元大举“猎杀”,让希腊债务危机愈演愈烈,甚至引发了外界对欧盟层面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普遍担忧,“欧元崩溃论”、“欧盟何处去”的质疑声,在时隔30多年后再次响起。正因此,牛津大学名誉校长、前欧盟委员会对外关系委员彭定康讥讽现在的欧洲领导人为“一群缺乏远见的人”。

  重塑团结统一信心

  现在欧洲谈论最多的不是如何才能更强大,而是欧盟是否能在危机中幸存下来。此刻,对欧洲来说,“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统一的政治意愿是提振对欧信心最有效的工具。

  债务危机的持续发酵最终让欧洲领导人意识到统一政治意愿的重要性。欧洲理事会常任主席范龙佩大声疾呼,捍卫欧元地位和保持欧盟经济稳定需要欧盟27国共同的“政治意愿”,呼吁用统一的政治意愿去击破市场传言。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