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使人民币成为可兑换货币,中国选择现在恢复汇率弹性条件是成熟的。在我国人民币可兑换没有官方时间表。
易纲表示,人民币成为可兑换货币的目标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就已经决定。中国是1996年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的,从那时到现在,已经有15年了,已经长于国际上从经常项目可兑换到资本项目可兑换时间的平均值。由于中国很大,发展不平衡,这个问题更加复杂,在我国人民币可兑换还没有官方时间表。
易纲还指出,目前人民币升值压力已经减弱了很多,现在人民币汇率其实离均衡水平,比十年以前已经近了很多。现在不具备汇率大幅波动的基础,有条件保持灵活的汇率机制,也可以保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对于汇率与通胀的关系,易纲指出,升值首先抑制了输入型通货膨胀。中国经济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决定了货币币值的总体趋势。升值多一点,通货膨胀就可以少一点。如果名义汇率不动,那通货膨胀就得多一点。
对于汇率升值对外贸的影响,易纲认为汇率调整并没有影响出口,出口反而大幅度增长,产业升级、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提高中国产品的增加值,并且都发生了。
对于人民币会否成为储备货币,易纲表示要谦虚谨慎,要韬光养晦。如果别人选择人民币作储备货币,我们也不阻挠,这是市场需求。但是不去使劲地推动。千万不要人家一给戴高帽,就觉得人民币真的离储备货币很近,其实差得很远。
参与互动(0) | 【编辑:王安宁】 |
相关新闻: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