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收费“7宗罪” 热衷挣“小”钱意在暴利?——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金融频道

银行收费“7宗罪” 热衷挣“小”钱意在暴利?

2010年07月29日 20:14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近日由跨行取款收费引发的银行收费问题,受到各界强烈关注,国家发改委昨日公开回应称,已配合有关部门研究起草了新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对银行有关服务收费进行系统规范,争取尽快出台。

  发改委同时表示,商业银行在制定或调整涉及公众利益的服务收费项目时应当审慎调整有关收费标准,对于涉及普通百姓切身利益的部分服务实行免费。据羊城晚报记者了解,近年来银行收费层出不穷,在于背后蕴藏着巨大的利润源。一张银行卡各种收费可超百元,积“小”成多,银行收费利润惊人。

  新闻背景

  小银行加入收费阵营

  广东发展银行悄然从7月1日起,将同城跨行取款手续费费用提至4元/笔,交通银行尽管暂未在广东实施4元收费标准,但其总行也下发了调价通知,让这一收费成为“随时可能”。尽管此次只是一家股份制银行的实质性收费行为,却再度引发各界强烈关注,让这个一度被压制下来的问题重又激烈爆发。

  2006年6月农行、建行率先宣布在广东将同城跨行取款手续费提高到4元/笔,工行、中行随后相继提高这一费用到4元/笔。

  收费项目年年增 高潮还在后头?

  据羊城晚报记者了解,从2003年10月新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施行后仅两年时间,银行的收费项目就猛增了近30项。当时有银行人士向记者表示,根据银监部门和发改委的有关规定精神,商业银行可以收费的项目细化起来多达约100项,当时尚未正式收费的仍有几十项,随着银行业务的发展,还有更多新的收费名目出台,所以他预言“收费高潮还在后头”。(2006年6月2日羊城晚报《业内人士称银行可收费项目达百项 高潮还在后头》 )

  时隔仅3年,当时的预测就“一语成谶”。在2006年并未收费的项目如电话银行、短信息通知费,对个人的“零钞清点费”、账户管理费等,先后加入收费行列,并且,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创新,新的收费项目也层出不穷,据粗略统计,银行各种名目的收费早已超过百种,加上一些已收费项目的不断涨价,百姓承担的银行服务成本逐年增加。比如工行曾在去年6月宣布调整23项个人银行业务收费标准,其中20项为上调。

  值得注意的是,曾把不收费当作优势竞争的股份制银行,也加入收费大军。比如本次广东发展银行上调跨行取款费,尽管仍设定前3笔免费,但该行是在股份制银行中率先将收费标准与四大行看齐的,这一动作被业内认为,是股份制银行开启收费大幕的一个新动向。

  据羊城晚报记者了解,尽管同城其他股份制银行暂未跟进,但也有小银行分行级人士称,会密切关注事情进展,并坦言“没有哪家银行不想通过收费来弥补成本”。

  “小”收费利润动辄数十倍

  之所以银行对收费总是“不能忘怀”,即使冒着全国人民的声讨,但仍照行收费之实,其背后是巨大的利益推动力。

  以银行卡为例,它的持卡成本远非10元年费那么简单!羊城晚报记者粗略估算,真实的持卡成本必定是超过10元的,比如以一张储蓄卡平均每月在ATM跨行取款一次为例,一年所要付出的基本费用在34-58元,若开通了短信通知服务,按照普通收费3元/月,则持卡成本在70-94元,若日均余额不足一定金额,还可能被收取小额账户管理费,那么持卡成本将在82-106元,超过了100元!如果再加上异地柜台存款和取款收费,银行卡的使用成本将更高。

  当然,上述测算只是一个理论估值,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银行收费的叠加效应。曾有市民质疑,既然跨行取款等另算,那么10元年费包括了什么?是否涉及重复收费?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