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7月26日电 中国央行副行长胡晓炼今日撰文坦言,国际收支顺差持续增长导致中国央行被动投放基础货币,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供应的主渠道,尽管央行祭出多手段大力对冲,但“流动性水平过高的压力难以从根本上缓解”,央行对冲成本正在加大。
胡晓炼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经常项目顺差显著扩大,成为国际收支顺差的主要来源。在保持汇率水平相对固定的前提下,国际收支顺差的持续增长和外汇的不断流入直接导致中国央行以外汇占款的形式被动投放基础货币。
文章说,近年来中国央行加力管理银行体系流动性,并辅以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等对冲工具,大力对冲外汇占款增长,回收银行体系过剩流动性,但流动性水平过高的压力难以从根本上缓解。
胡晓炼分析说,从近年中国基础货币的来源结构来看,央行对金融机构贷款的占比呈不断下降趋势,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供应的主渠道,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受到影响。
她指出,因银行体系流动性增加,央行票据的大量发行和存款准备金的频繁调整等也对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乃至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造成一定影响,央行的对冲成本也在逐步加大。
胡晓炼建议以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来协助抑制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通货膨胀压力高企时,“本币适度升值一点,进口的东西就便宜一些。对于中国这种资源比较缺乏的国家,需要大量进口初级商品,汇率调整更有助于缓解‘输入型’通胀”。完
参与互动(0) | 【编辑:张哉麟】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