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楼市不振,相当多的热钱出于避险投资的需要,选择了收益风险都中等的信托产品,致使近期银行信托公司合作开发的理财产品规模不断扩大,增量甚至逼近人民币贷款增量。
信托发行纪录不断刷新
据用益信托研究中心日前不完全统计显示,今年5月,共有32家银行和36家信托公司参与发行银信合作产品413款,预计全部银信合作理财产品发行规模为6149亿元。尽管5月发行数量较4月减少了70款,但已披露的发行规模和当月预计发行总额均比4月份有所提升。
再往前推,今年一季度,共有36家信托公司推出了206只集合资金信托产品,比上一季度增加50款,环比增长32%。其中,银信合作产品仍占据了主导地位,占2/3。从产品期限看,除了证券投资类产品外,其余产品期限基本都在1~5年和2~3年期最多,达73款,占本季度发行的35%。
这与去年的情况相比可谓大大提速。在2009年9月末,国内银行机构发行的银信合作理财产品的余额约为5900亿元。此后,这一数据不断被刷新。相关人士透露,截至2010年3月末,银信合作的业务规模达到1.3万亿;4月30日又增至1.88万亿,当月增量为5800亿元,相当于同期人民币贷款增量的75%。
信托的“热度”高与其表现也脱不开关系,今年一季度发售的信托产品,年收益率一般在6%~7.5%,平均预期收益率则达到7.52%,比1年期存款利率高出5个百分点。即便预期年化收益率最低的信托产品,也有5%的收益率,也比同期存款利率高出近3个百分点。
虽然信托很热,但知情人士透露,监管层近期已经开始对银信产品的发行规模进行严控,即要求部分银信产品规模与发行增速居前的十多家信托公司主动压缩业务规模,相关信托公司以后每月开展银信业务的规模不能再超过5月数据。
监管层控制发行规模
业内人士透露,6月伊始银监会已经紧急召集截至4月末银信合作规模最大的10家信托公司、前4月新增规模最大的10家信托公司,共12家机构开会,要求立即主动压缩银信合作规模,放慢增速,并就业务合规性展开自查。
对于银信合作的迅猛发展,多数专家认为,目前银信合作业务的原动力并非信托公司,而是商业银行。正是由于银行的单边动力强劲,在银信合作中,信托公司以“消极受托人”的角色为主,承担被动管理职责,信托报酬率也仅为3‰左右;不仅如此,由于信托公司间的恶性竞争,个别信托公司的手续费率还低于3‰。
内部人士表示,监管层介入银信合作主要是处于宏观调控的目的,因为如果不加控制的话,今年年初设定的7.5万亿信贷增量目标将被大大突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也于近期表示,需要警惕信托规模的快速增长,严密控制通过信托进入实体经济的资金规模。
夏斌在 “沃德财富博览会”上指出,“对于今年银信合作的信托规模要特别警惕。 ”他表示,前5次信托投资公司整顿的背景,都是在经济转轨中发生通货膨胀,忽略了信托资金的用量统计,使得实际货币投放过大。前车之鉴,后不复蹈。监管部门和货币政策决策部门,必须密切关注现有的信托规模增加情况,继续坚持回归常态的货币政策,把信托的规模控制住,否则可能又会出现新问题。
“银信合作的信托,4月份已经做到了1.88万亿,将近1.9万亿。 ”夏斌表示,目前阶段签的信贷合同期限都比较长,假设下半年国内信托不发新的增量产品,1.88万亿的信托资金加上今年的7.5万亿贷款增量,就已经超过了9万亿。银行和信托合作,通过信托渠道进入了实体经济的资金增量同样巨大。(崔烨 实习生 朱倩婷)
参与互动(0) | 【编辑:李瑾】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