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馆为什么会是现在的样子?昨日(12日),在丹麦与中国建交60周年之际,来自丹麦的设计师HEIDI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之所以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最重要的是因为他们当初设计时加入了“小美人鱼”元素。
HEIDI说,两年多前,当丹麦馆公开征集设计方案时,他所在的团队像其他团队一样,也着手开始设计。
设计中,她所在的团队发现,作为丹麦象征的著名雕塑,“小美人鱼”也是中国人尤其是小朋友了解丹麦的一个窗口和重要载体。设计师一致认为,既然2010年世博会在中国举行,丹麦馆应该有“小美人鱼”的元素,而且最好的方案应该是将“小美人鱼”雕塑“搬”到馆里。
但是,想法归想法,毕竟“小美人鱼”是丹麦的象征,是丹麦的国宝,自雕塑出来后,一直没有离开过丹麦。如果按她所在团队的设计,把“小美人鱼”雕塑“搬”到中国来,必须层层上报,并由多位高官及专家一起投票,才能作出最后的决定。如果设计要求把这一雕塑“搬”过来,而现实又“搬”不过来的话,她所在团队的设计方案也可能面临“枪毙”命运。
不过,尽管面临如此风险,她所在的设计团队还是决定放手一搏。他们觉得,一旦“小美人鱼”真的能顺顺利利“搬”过来,将不但可以使丹麦馆成为世博会上的一个引人注目的场馆,吸引游客更多地了解丹麦,也可能成为丹麦与中国交往的一件令人难忘的大事。
让他们高兴的是,他们将设计方案递交过去后,在众多的应征方案中脱颖而出一举中标。事后,评审人员告诉他们,这个方案之所以中标,设计人员“异想天开”将“小美人鱼”雕塑融入整个方案的思路功不可没。因为这个思路让评委眼前一亮,而后来上报丹麦政府后,经官员和专家投票后,又获准同意将“小美人鱼”雕塑破天荒般第一次运出丹麦,成就了“小美人鱼”的上海行。(罗水元)
参与互动(0) | 【编辑:马学玲】 |
相关新闻: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