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最佳实践区扬州案例:诗意老宅里享现代生活——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世博会
    城市最佳实践区扬州案例:诗意老宅里享现代生活
2010年05月12日 18:06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城市最佳实践区(UBPA),是上海世博会的一大亮点,76个城市案例各有侧重,精彩纷呈。从今天起,本报将推出栏目“点睛UBPA”,通过画外音、专家一句话点评等形式,当好读者游览最佳实践区各案例的“纸上向导”。

  展示主题扬州古城保护展示时间5月11日至14日展厅场景:老宅,深巷,砂锅井……

  还是头一回见识,一幢纯粹的中国传统民居木构架,抬梁式全榫铆连接,还没砌墙、铺瓦、上门窗———这样的传统民居,在扬州古城里数以万计,尽管家境不同,占地面积有大有小,但房屋组合万变不离其宗,历史最悠久的可上溯至明清。

  穿过石榴巷、问井巷、兵马司巷、吃吃看巷,仿青砖的展厅地面上,密密地写着近80个巷子名,10万扬州人如今仍然悠闲安逸地生活在拥有2.2万座历史建筑的老城里。2006年扬州获得“联合国人居奖”。一口砂锅井边,有巨幅合影:老人笑得合不拢嘴,幼儿高举彩色气球,他们身后拉了条横幅“我们的家园我们建”。

  画外音:老民居,赋予老城独特的人文气息,但在古城保护中时常让人熟视无睹,扬州市在近10年的古城保护过程中,不让老宅民居成为掘土机下牺牲品,为改善老城区居民居住条件,与德国技术合作公司开展合作,在“双东”历史街区的文化里巷,引入“社区行动规划”方法。

  在老城区的修缮过程中,当地居民成为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从一开始就参与老城规划讨论,制定相关草案,由于居民自己的意见得到尊重,原本以为推行有一定难度的民居修缮方案,取得良好效果。

  在文化里巷,居民自行负责自己的房屋修缮,乡镇提供30%的津贴并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一般每户居民可得到1至2万元的政府补贴;德国公司提供改善居住条件的技术支持,每个项目明码标价,让居民自己点菜,允许逐步改善。

  拆除乱搭建,拒绝新瓷砖,适合文物的修缮工作,使许多老宅焕然一新:大门和窗户以传统形式进行修葺,用中国传统的石材铺设街道,水管和污水管都进行了相应修缮,老百姓自己掏钱买来树苗花草,自己动手在巷子里挂上装饰画。在诗情画意的老宅里,同样能享受到现代生活的便利。现在,越来越多的扬州年轻人都想搬回老城居住呢。

  扬州展厅设计师常晨:失去了原住民的古城,就是无本之木。(王欣)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世博会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