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飞机”看世博:航空馆带你真实体验飞行驾驶——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世博会
    “开飞机”看世博:航空馆带你真实体验飞行驾驶
2010年05月10日 10:49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航空馆希望向大家展示,人们的生活有无限的发展空间,而这种“无限”,是基于人类无限的想象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求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苗俊杰

  可垂直起降又具备大容量的“飞行蜘蛛”运输机,像鸟一样仿生折翼的“破茧”小型扑翼机、连翼布局的空中出租车、“海燕”两栖变翼飞机……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未来概念机不时引起观众的惊呼,“它们距离我们的生活也许并不遥远。”现场工作人员透露说,其中有部分构想已经开始进入设计阶段。

  此外,通过地乘4D展演系统,参观者可在短短的3分40秒内“飞”一把;在模拟机体验区,观众可直接登上机台亲自操作,零距离地体验驾驶飞机的真实感受……日前,《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有幸作为首批探秘上海世博会展馆的人员之一,亲眼见识到了浦西园区内的中国航空馆以互动体验为核心的展陈设计。

  如果对于普通人来说,“航空”之于生活,似乎只是坐飞机在城市间来回。那么,作为国家企业馆的航空馆,想要展示的内容更多更深。

  “我们最初的设计理念重在表现航空业与城市和生活密切相关,展示中国航空事业所作出的贡献,为参观者展现中国航空业的未来。通过设计和创作团队的艰苦努力,我们最初的创想和设计理念得以实现。”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李玉海这样告诉记者。

  “开飞机”看世博

  游客可以“开飞机”看世博?没错。为了让观众更真实地体验飞行驾驶的感受,航空馆专设模拟机体验区,包括4台模拟飞行玩乐机和1台大型飞机模拟机。

  飞行游乐机参观者可以直接登上机台亲自操控飞机,机舱将随着驾驶者的起飞、降落操作而运动;大型飞机模拟器则设置了世博园上空的飞行场景,参观者可以体验空中看世博的感觉,一览黄浦江两岸世博园的精彩建筑和城市风光。

  从空中俯瞰,航空馆是世博园内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企业馆,它的外形就足够吸引人的眼球——造型类似于数学符号“∞”(无穷),还像一朵白云,体现出“飞翔和梦想无限”的设计理念。

  李玉海告诉本刊记者,这些模拟机的造价比较高,一般只有在航展上才能看到,而且不一定向大众开放。这次航空馆向普通人提供体验的机会,就是希望大家体验奇妙之旅,了解飞机驾驶操作,同时普及航空常识。

  以“体验”为核心

  除了模拟机体验区外,两层的航空馆还包括前展区、主展区和后展区。而以“体验”为核心的主展区,无疑是馆内最受关注的区域和最大的亮点。

  主展区的主题是“飞翔之梦”,展演系统包括了预演区、站台和9个场景。记者乘坐无轨观光车仿佛穿越时间和空间,在声、光、电、水、气、雾等特效的配合下边“飞”边看“剧情”,看到了一对少年男女如何在其祖母的影响和启示下,从梦想飞翔的童年,逐步成长为中国航空工业的机师和东方航空公司的客舱服务总监。

  李玉海说,这个故事象征中国航空业的起步、发展中经历的挑战和困难,以及步入高速发展的过程,同时描绘了中国航空事业未来的美好图景,并通过中国航空事业与上海世博会的结合,凸显航空业的发展对城市、生活的作用和影响,展示出中国航空事业在融合世界、促进繁荣、创新科技方面的独特贡献,为建设“更出色的城市,更美好的生活”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主展区在多处设置了播放3D影片的大型投影屏幕,游客需要通过3D眼镜可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场景的变化。主展区还配备了数十个特效设备及数百个效果灯具,由此,构成了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4D展演系统。”李玉海介绍道。

  “绿色”和“低碳”贯穿始终

  航空馆由中航工业与东方航空联合投资2.8亿元建造,是世博会近160年历史上的第一个航空主题馆,也是一座充满高科技色彩和未来元素的建筑。同时,在设计理念上,“绿色”和“低碳”成为航空馆贯穿始终的主题。

  覆盖航空馆的洁白PVC膜,表面还有一层二氧化钛光触媒的涂层,能够起到良好的环保节能作用。由于二氧化钛光触媒能够吸收紫外光,还可以使膜免遭紫外线的老化作用,从而延长使用寿命。另外,光触媒还能释放氧负离子,对有害物质和大气污染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碳氢化合物等有强大的氧化作用,使之变成二氧化碳和水,从而净化空气,创造绿色微环境。

  环保节能的理念在航空馆很多细节方面还有突出的表现。展馆实体建筑与外表PVC膜是脱离开的,中间有个空腔层,这种独特的设计具有很好的隔热作用。空腔层里还加入了空气导流装置,可有效降低太阳辐射,从而降低整个馆的能耗。据了解,航空馆内使用的大量设备也十分强调环保理念,比如中空玻璃、节能灯具、节能电梯、带有热回收功能的空调系统等。□

    ----- 世博会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