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走进上海世博园西班牙国家展馆,便能欣赏到西班牙女郎演绎的运动激情。 中新社发 陈文 摄
中新社上海5月5日电 题:风情文化受热捧 游客爱看“土”世博
中新社记者 郑莹莹
澳大利亚馆的民族风立柱、新西兰馆中神秘的毛利文化、非洲联合馆中的原生态风情,漫步世博园区,展示高科技、低碳理念的新鲜事物比比皆是,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不少展馆热刮“土”风,以最淳朴、最民俗的方式吸引游客观瞻。
澳大利亚土著“精灵”柱吸引眼球
步入外观红赭石色、如旷野上绵延起伏的弧形岩石的澳大利亚馆,游客首先“邂逅”的是一根根代表阿纳姆地高原“穴居精灵”的“mimih”柱,上面绘有多彩的图腾,游客一入馆就被这些神奇的柱子吸引住,这时会有澳籍导游过来,示意游客将耳朵贴在柱子上,听一听里面传出的天籁之音。看着游客兴致颇浓地乐享其中,澳洲“帅哥”托马斯不忘介绍:“澳大利亚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从这些不同‘mimih’柱中可以听到不同风格的民族音乐,这也代表我们澳大利亚的精神。”身处这片土著艺术林中,看着巨大的土著艺术作品墙,如潮游客甫一入馆,就已被神奇的土著艺术吸引得久久移不开脚步。
新西兰毛利雕塑引人尖叫
“哎呀,快来看,鬼屋啊鬼屋啊。”当有不懂事的中国小朋友一入馆便被新西兰的毛利文化“吓得”兴奋大叫时,尽管不副其“实”,但毛利文化带来的视觉冲击效果不言而喻。
新西兰馆的主题是“自然之城:生活在天地之间”,其灵感源自毛利人的创世纪神话——森林之神Tane分开天父Rangi和地母Papa的故事。一进入展馆,参观者就会在走道昏暗的光线中,惊奇地看到双手撑地、双脚顶天的Tane雕像,这座高达5米的雕像栩栩如生地再现了Tane准备分开天父和地母、为世界带来光明的那一刻。参观者从Tane的双臂间“夺门而逃”后,还会在该馆备受热捧的屋顶花园上再次看到大大小小的毛利雕塑。现场,星罗棋布的雕塑吸引了不少游客争相问询、合影,一旁的新西兰美女导游忙碌地用不甚流利的中文一遍遍介绍着:“这个是毛利的雕塑,眼睛是用贝壳做的。”
非洲原生态表演引爆现场
作为上海世博会最大的联合馆,非洲联合馆甫一开放就引来如织人流,以繁茂葱郁的非洲大树图案装饰的场馆外观显得独树一帜,让游客在经历繁华的“欧洲大馆”片区后,仍不忘赶往这片“非洲森林”一睹神秘。
鱼贯进入非洲联合馆后,40余个独立展馆斗秀风情,坦桑尼亚的仿真长颈鹿与金合欢树、索马里的单峰小骆驼和厄立特里亚的单峰大骆驼,还有多哥面具、非洲鼓、拇指琴及乌木雕刻,馆内琳琅满目的“土”展品让游客目不暇接。
当非洲原汁原味的土风表演登台时,顿时引爆现场观潮,古老非洲的面纱在特色的服饰装扮、简单的器乐之中缓缓撩开,将异域国度的神秘之美尽数释放,游客或随乐摇摆、或争相留影,以便将非洲神秘“一网打尽”。
徐步走在世博园内,以“土”招揽客的场馆不在少数,不少场馆一面悉数尖端科技,一面追溯民俗特色,让游客穿梭在新潮与原生态之间,乐享一个神奇的世博之旅。(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