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面积不过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园区,却云集了300多个充满创意的各国展馆,2万多场充满创意的文化活动。作为一次规模空前的盛会,从深层次观察,上海世博会不仅是21世纪初中国和世界“零距离”接触的绝佳平台,更能令全球多元文化的和谐欢聚得以精彩呈现。
一个展台,一次对话,一部展馆中播放的影片,无不体现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和融合,世博内涵已由展品技术展示向文化交流转变。
“零距离”接触:
卢森堡原来产最硬钢铁
世博园内,许多不曾出过国的国内游客,通过此次“不出国门、游遍世界”的世博会,领略到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以及当今全球最为先进高端的科技和理念。昨日上午,走出被葡萄园环抱的卢森堡馆,湖北来的大妈张玉新感慨地说:“这是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接触卢森堡,原来以为它是个像瑞士一样的森林小国,没想到它的工业那么先进,还生产全世界最硬的钢铁!”
对于老外来说,世博也为他们了解中国开启了大门。美国馆放映电影的美国工作人员还学会了讲中国笑话:“什么花能吃?”“爆米花”;“什么茶不能喝?”“警察”……
思考的“欢乐颂”:
每日千名游客学唱德国名曲
世博的游客们已不满足于排队看景、拍照留影,在德国馆,来自北京的大学生李静对着屏幕上的德文歌词,和工作人员万卡林一起唱贝多芬的《欢乐颂》,万卡林告诉记者,每天有1000名游客学着用德语唱这首家喻户晓的歌曲。
德国馆的高潮就是它的最后部分“动力之源”。600名参观者在一个12米高、环形结构的剧场式大厅里,一齐用叫喊声参与互动游戏“动力之源”,随着喊声越来越大,巨大的金属球摆得越来越高,金属球随着你一声我一声的喊叫左右摇摆,最终停驻在中央。游戏结束,一对年轻夫妇仍在意犹未尽地讨论:“我想它是在告诉我们,城市发展唯有平衡才能和谐”。旁边的李静听了莞尔一笑:世博会,不就是一场思考的《欢乐颂》吗?
日均演出超百场
全球演艺精品荟萃
仅仅是5月4日一日内,就有54场演出在世博演艺中心,老厂房改造的综艺大厅,老钢铁厂“变身”的大舞台,室外的五大洲广场、庆典广场、大型船坞,甚至高架步道、黄浦江水上区域上演……世博会就像一个“全球演艺中心”,中西文化,在此交融,逾800个节目,近2万场融合高新科技、民族风情、地域特色的文化盛宴,对参观者免费开放。
时装界的大师皮尔·卡丹为世博会操刀制作了中法合作芭蕾舞剧《马可·波罗:最后的使命》,他向记者表示,“世博会也是把各国文化带到中国、带到上海的一次奇妙旅行”。
记者体验
世博内涵变迁:
从技术展示到文化交流
回首世博会158年的历史,它经历了从重技术向重文化演变的过程。过去,人们走进世博会是为了看到一个全面反映最新科技水平的世界,因此各国都把当时最新的技术和产品拿到世博会上来展示,世博会成为各国展示和交流先进技术的舞台。随着世博会展示重心由展品和技术向理念和文化的转移,取而代之的是以关注内容、解决问题为宗旨的主题展示体系。
漫步上海世博园,如何为当下的城市解困,怎样描绘未来城市图景,是每个场馆都试图回答的问题。挪威人用“15棵树”建起了一座没有墙的公园,理想城市的答案在“大自然的赋予”中;意大利用庭院、小径等传统经典的城市符号传递着“人之城”的理念……虽然,没有谁能给出标准答案或最佳答案,但当全球的城市畅想汇聚到一块儿,碰撞的火花又何止跳跃在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心头。
论坛、国际会议等思想文化交流活动之于世博会的作用变得日益突出,1998年里斯本、2000年汉诺威、2005年爱知世博会都把论坛看作世博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昨日,园区内的首场世博会论坛将目光投向“低碳”这个主题。论坛上,百余名论坛参与者共同“唱响”了一首低碳之歌。文/特派记者倪明、邱瑞贤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