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贺萌 吴宇)走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的巴西圣保罗案例,抬眼就是一道名为“城市天际线”的展区,但在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背后,情况并不乐观。
在“街道印象室”展区,密布在墙壁、天花板和地面的广告招贴、路牌海报、灯箱照片纷繁杂乱,令人心神不宁。音响里不断重复着城市嘈杂的噪音,更加还原了一个很多城市都难以避免的混乱形象。
但这一切可以改变。只要观众动手滑动墙壁上的广告牌,就能看到被这些牌子遮盖住的建筑到底是什么样子。这正是圣保罗案例想要传递给观众的信息--针对视觉污染而实施的“清洁城市法案”,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就大大扫除了过去铺天盖地的灯箱广告、招贴标识,令城市原本的风貌重见天日。
据圣保罗市上海世博会项目主管阿尔弗莱多·科泰特·内托介绍,圣保罗这个南美最大的城市曾一度患上严重的“皮肤病”,各种各样的指示牌、招贴海报、灯箱广告布满大街小巷,“连窗户都被挡得严严实实,外人根本看不到这个城市到底是什么样子。”
2007年,圣保罗市通过《城市清洁法案》,开始逐步铲除这些“城市牛皮癣”。不仅小广告,连大型的高架广告牌都在拆除之列。圣保罗还鼓励居民举报,对违反规定、乱张贴广告的人处以每日高达5000美元的处罚。经过近两年的全民总动员,圣保罗终于还原为“清洁城市”,大大消除广告带来的视觉污染。
如何将这一城市实践“搬”到圣保罗案例中,供全球其他城市借鉴?设计师达尼埃拉·托马斯和费利佩·达萨拉从圣保罗的地标性建筑“科潘”得到灵感,将两层的展馆布满了几千张20厘米见方的展板。这些展板用光栅技术印刷,用三维视觉效果展现清除小广告前后圣保罗建筑、街区以及公共秩序的变化,让游客直观体会到摆脱视觉污染前后的鲜明对照。
科泰特说:“没有《城市清洁法案》,圣保罗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为了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参观体验,设计师托马斯没有运用复杂时髦的展示手段,而是用简洁的方式,让参观者一下子就能融入相关情境之中,从而深刻感知和理解《城市清洁法案》为圣保罗城市面貌带来的转变。
“作为一个规模庞大的都市,圣保罗滋生了很多都市病。然而,这个城市从未停止思考自己的未来及如何改善自己,也从来没有想抛弃过。这是我们试图借这个案例展示向人们传达的另一重要理念。”托马斯说。
科泰特预计,在世博会期间,每天平均会有4000名游客到圣保罗案例馆参观,这是圣保罗推广自己城市管理实践的绝好机会。“不论新建筑还是老建筑,都不应该被铺天盖地的广告破坏了它原有的风貌。”科泰特说。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