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评:中国从上海世博会汲取发展动力——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世博会
    述评:中国从上海世博会汲取发展动力
2010年05月02日 13:56 来源:新华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1851年伦敦世博会,展示了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就;1876年费城世博会,开始将新兴强国美国推向世界舞台的中央;1970年大阪世博会,成为战后日本重新崛起的标志……2010年5月,世博会来到中国上海。

  申博成功8年来,中国以巨大的热情投入到上海世博会的建设中,高标准、高效率地推进筹办工作。184天的会期、246个实际参展方,7000万参观人次……既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展示自己的舞台,也为汲取人类最新科技、文化成果,助力自身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上海位于中国经济最发达、最活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世博大幕未启,这里的“世博经济”即已先行,世博会带给区域的“经济动能”可谓立竿见影。用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贸促会会长万季飞的话说,展览业对相关产业的经济拉动系数为1比9。筹备期间,“世博经济”每年对整个长三角地区投资的拉动约为30%;在举办之年,世博会对长三角地区投资的拉动将超过50%。

  事实或许更具说服力。上海世博会筹办期间,除了5.28平方公里世博园区内大量的场馆建设来自直接投资外,上海及其周边地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也同步推进,规模和力度前所未有。

  作为世博会的重要工程之一,连通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与浙江嘉兴、湖州、杭州的上海S32申嘉湖高速公路正式通车,使上海西部出口增加到6条;而时速350公里的沪宁城际铁路、沪杭高速铁路,以及京沪高铁虹桥站的部分设施,也将在世博会期间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

  世博会作为全球性大型展会的辐射作用和吸引力,也让中国客商看到了巨大的商机。此前,江苏三次组团赴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地宣传旅游,并推出55条江苏“世博之旅”精品旅游线路;市场嗅觉灵敏的江浙客商也早已承接诸如世博会特许产品等多个制造业项目,价值数十亿元人民币。

  筹办阶段尚且如此,上海世博会横跨半年的举办期更是一块巨大的“蛋糕”。对此,中国政府以及区域、行业早已摩拳擦掌做好了准备。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就表示,要充分利用举办世博会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使世博会成为推进上海发展转型的契机。

  对于正努力实现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国经济来说,这次在家门口召开的世博会确是难得的机遇。

  “世博会在吸引大量观众的同时,也吸引大量金融界、贸易界和投资界人士来沪,为上海和长三角地区在未来5到10年的发展输入充足动能,促进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融合。”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告诉记者。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围绕城市展开,举办期间,每月将举行一次主题论坛,集中探讨如何提高城市发展质量和居民生活水平,高度契合正大力提高城市化水平的中国实际,中国完全可以从中学习到众多好的经验和做法。

  相比于经济发展,世博会更是一个人类最新科技和文化成就的宏大展示平台,中外文化在这个平台上将有机会做一次深入的交流,而作为东道主的中国无疑可以从交流中寻找到破解自身发展瓶颈的文化乃至制度参照,为进一步的深入改革和发展提供动力。

  国际展览局名誉主席吴建民早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比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最落后的不是发展的状况,而是观念。观念落后是最大的落后,而世博会对扭转观念会发挥作用。

  世博会带给中国的,不只是短期内的大量投资和消费、或者中长期的“会展经济”效应,而是一个向世界充分展示改革发展成果,传递自身发展观、价值观的理想平台。更有价值的是,中国可以在世博会这个多元开放的平台上,深入进行跨文化交流,汲取人类最新文明成果,赋予未来的改革和发展以新的视角和动力。(记者 郭鑫 蒋旭峰 吴宇)

    ----- 世博会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