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馆设计师渡堂海:我用我的建筑来感恩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世博会
    以色列馆设计师渡堂海:我用我的建筑来感恩
2010年05月01日 13:43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以色列馆的建筑,常被昵称为“海贝壳”。一边是不经任何加工的原石垒砌的“创新殿”;另外一边则是透明玻璃覆盖的“光之厅”,俯看犹如一幅太极阴阳图。

  “石头是内敛的、包容的、厚重的,而玻璃则是透明的、开放的、轻巧的,这两种截然不同并且相互冲突的材质纠结在一起,又是一种对话和融合。”在“海贝壳”设计师渡堂海(Haim Dotan)眼中,这更是一座蕴含东方哲学的桥梁,融会了种族、地域、时空和虚实的理念。

  这座“桥梁”不只体现在建筑里。渡堂海说:“我和上海的缘分在100年前就开始了。”

  1919年8月,渡堂海的母亲维多利亚·萨多夫就在上海诞生。萨多夫家是从事国际贸易的犹太商人,由于俄国战争的爆发及对犹太人的迫害,他们从俄国逃至上海,在苏州河边的犹太人聚居区安顿下来。

  “那是Shapu ——或Shapour?我猜这路名来自法语——路18号的一幢双层小楼,底层有个小庭院,二楼则有个阳台。”在渡堂海的记忆中,“每到夏天,他们就会像中国邻居一样露天睡觉。”

  此后这家人搬回耶路撒冷,但中国的印记未曾远离。在渡堂海耶路撒冷的家中,收藏有许多中式器具和中国绘画,“随处都弥漫着家人对中国文化的喜爱。”

  把上海视为避风港不只萨多夫一家,从1933年起,受纳粹迫害,居住在德国及德占地区的犹太人远逃他乡,其中一些人辗转抵达上海。据统计,二战期间上海先后接纳了3万多名犹太难民,除其中数千人经上海去第三国外,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时,仍有2.5万名的犹太难民把上海当做他们的临时家园。

  上海的虹口舟山路一带,曾一度是纷乱年代里犹太人能找到的最温暖、最宽容的地方。人与人的互助、融合,最终成为了两个民族的记忆。

  “我用我的建筑来感恩。”渡堂海说,“感谢上海当年收留了大批犹太人,我向中国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今天的以色列馆里处处能感受到这份中国情愫。

  在“光之厅”里,人们将看见二战期间上海的犹太社区生活画卷,用以见证犹太人民和中国人民之间独特的历史情缘。入口处挂着一张照片“犹太社区在上海”,里面有当年中国驻奥地利大使何凤山,他曾为几万名犹太人发放了前往上海的签证,让他们得以逃离被屠杀的厄运。照片上写着:“犹太人到上海的求生之路——生命的纽带”。旁边还挂着一个硕大的“泰”字,表示安详和平。

  在展馆的最醒目处,悬挂着以色列前总理伊扎克·拉宾在1993年访问摩西会堂旧址时的留言:“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上海人民卓越无比的人道主义壮举,拯救了千万犹太人民,我谨以以色列政府的名义表示感谢!”

    ----- 世博会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