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英大使主流媒体发文 向英公众介绍世博会——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世博会
    中国驻英大使主流媒体发文 向英公众介绍世博会
2010年04月30日 17:4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伦敦4月30日电(记者魏群)在上海世博会开幕之际,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30日在英国《每日电讯报》发表题为《上海世博会,告诉你今天的中国》的署名文章,向广大英国公众介绍上海世博会。以下为该文全文。

  最近我和家人一道参观了位于伦敦肯辛顿公园南部的阿尔伯特亲王纪念碑,如果你亦造访,你可能同我一样会发现亲王坐像右手拿着一本书。那就是亲王缔造的第一届世博会的展览目录。1851年,人类历史上第一届世博会――伦敦万国工业产品博览会在水晶宫举办,25个国家与会,600多万观众目睹了盛况。

  中国与第一届世博会的渊源来自两位中国商人。一位是来自广东的希生,他应邀出席了博览会盛大开幕式,英国画家亨利·塞卢斯在其油画中真实记录了这一场景。另一位则是来自上海的徐荣春,他在获悉举办博览会消息后,邮寄了十二包湖丝参展,并获得了“手工业和制造业奖”。

  时光荏苒,一百多年过去了,世博会已经发展成为一场世界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奥运会。无论是蛋筒冰淇淋、瓶装水、电灯,还是电梯、汽车、飞机,这些都是从世博会走入公众的视野,并最终改变人们的生活。明天,世博会将在上海开幕,续演一段源于英伦的传奇。这将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届世博会,展览为期6个月,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预计吸引7000万名观众。

  如同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将是中国展现自己的一个重要机会。经过历时8年的全力筹备,黄浦江两岸的世博园俨然成为了汇集世界各国建筑、艺术和科技精华的大观园。200万青年将担任世博会志愿者,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透过“世博人家”,海外观众可以深入了解中国普通民众的生活和他们的所思所想。

  世博会在上海举办可谓恰逢其时。上海这座有近2000万人口、昌盛繁华的大都市,是中国过去30多年现代化建设的缩影。上海的发展热潮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有人夸张地说全世界一半的吊塔都集中在浦东。但随着城市的扩张,上海也遇到了各种问题:人口膨胀、交通拥挤和环境污染。如何在满足民众美好生活追求的同时,使发展变得更加持续、更加环保,这是上海面临的挑战,同时也是中国面临的挑战。

  上海世博会主题定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就是表明中国积极致力于应对这一挑战,正在努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实现低碳和可持续发展。在这进程中,中国愿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理念和实践。

  上海世博会也将为英国展示自身优势提供绝佳舞台。英国馆是世博会的一大亮点,末端含有种子的6万多根亚克力杆贯穿馆体,迎风轻摇,因此中国民众形象地称英国馆为“蒲公英”。世博会结束后,种子杆会被赠送给中国各地的学校,播洒下中英两国友谊的种子。英国皇家芭蕾舞团、伦敦交响乐团和皇家利物浦爱乐乐团都将在上海奉献妙舞华章。我相信,英国的出色表现将会大大改变英国在中国人脑海中阴雨多雾的陈旧印象,树立起思想云集、创意纷呈、投资环境优良的现代英国形象。

  最重要的一点,上海世博会将是继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与世界的又一次全面的接触,而且历时更长。它将跨越种族、文化以及不同生活方式,增进理解,深化友谊。

  看到许多英国朋友对世博会满怀憧憬,我相信,上海世博会将成为中国、英国以及全世界共享人类文明成果的又一次精彩盛会!

    ----- 世博会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