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4月28日电 题:市井上海的世博情缘
作者 邹瑞玥
57岁陈阿姨,今天像往常一样早起,挎着环保袋上菜场买菜。“排骨要赶早买,不然肉多的都被拣光了。”陈阿姨说。
按照陈阿姨的习惯,小菜买齐,她会把鱼肉浸好,然后搬个凳子坐在电视机前,边看越剧边择菜。不过最近她的习惯发生了一点变化,“我发现新闻台有个‘世博纪事’蛮有劲,现在每天看这个。”
连续10多期的世博会特别节目,大大调动了她的好奇心。“现在就等着街道发放‘世博大礼包’。一次看不够的话,再让女儿买票。”陈阿姨说。
陈阿姨的女儿周旖旎在某公司做销售,可算是上海“小资女”的代表:背LV的包,用iphone,看时下最热的话剧和电影。世博会让她颇觉期待和骄傲,“全球最顶尖的科技、文化和理念都汇聚在这里,这是上海的骄傲。”
世博会蓄势待发,广为宣传的沙特馆影院、丹麦的“小美人鱼”以及法国馆的八大名画,都成为让小周心向往之的地方。“不去看,跟同事在一起就少了很多谈资。”小周说。
精英汇聚的互通有无,让文化交际成为上海人特色的社交方式,小周说,以前每每犯愁给客户送什么礼物,现在,一张世博会门票就搞定了。
小周也已做足功课。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世博场馆,她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决不让自己囫囵吞枣地看个大概。
“上海人讲究生活质量,追求‘氛围’,对精神生活和品位的要求,让上海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没有成为文化沙漠。”除了被广泛认可的经济地位,在这个“爱面子”的城市里,“格调”是海派文化重要的部分。小周觉得,这些特质让上海成为最适合举办世博会的城市之一。
近代以来,从海内外涌进的各种文化养料在上海这个摇篮里发酵,让上海迅速成长为今天的国际大都市。小周说,她相信在年轻一代的努力之下,会让上海成为人们心目中更有“肚量”的城市。(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