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6日)一早,世博园在雨中迎来第六场试运行演练,为5天后的正式开园做最后热身。已经历5场磨合的世博园在淅淅沥沥的雨水面前显得从容自信:安检没有因雨伞而卡壳,排队没有因撑伞而争吵,休息区的坐椅没有因雨水而成为摆设……湿漉漉的世博园展示着一道道清新朦胧的别样风景。
巧的是,20日举行的首场试运行演练曾在中午遭遇一场小雨,汹涌的人流与突降的春雨让第一次迎考的世博园有些措手不及。两场雨中游园的不同经历,凸显了试运行的必要和组织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和能力。
正因为如此,短短一周里,世博园天天在进步。而今园区内外,从服务者到参观者,都用脸上绽放的笑容告诉八方来客:世博,我们准备好了!
一个标识一句提醒都很温馨
游世博园很考验游客的方向感,尽管出门前做了功课,可出了地铁站怎么走,仍可能没方向。记者昨天在地铁7号线后滩站4号出口看到,游客在此不需要犹豫“向左,还是向右”,一张最新张贴的标识给出了答案:“右转向前5米可乘世博短驳公交;左转向前700米可到世博园8号入口。”因为下雨,绝大部分游客径直上了从地铁口到后滩入口的免费短驳车,3分钟可达安检口。
上午10点半,已过进园高峰,安检队伍略显稀疏,可通关效率毫不打折。负责预检的工作人员不厌其烦地告知游客,将口袋里的手机、硬币、钥匙等金属物件提前放入包内,雨伞可握在手中。据记者观察,一句友情提醒大大缩短了金属探测仪的检查时间。即便在9点左右的早高峰,后滩入口处等待入园的队伍始终未“溢出”雨棚,每位游客的排队通关时间不超过15分钟。
为了让游客少走弯路、少伤脑筋,短短一周,世博园内多了不少临时标识和信息服务。在园区内各主要路口,都醒目张贴着用箭头和数字标明的最近园区出口和专用停车场;竖立在各入口和广场中央的电子信息屏上,滚动显示着当天各场馆的开闭状况及接待时间,广播里则不时插播热门场馆的排队预警;而不少餐饮店的菜单上,对花生、鸡蛋等易过敏的成份作了特别标注,以免发生意外。
张口“不知道”成了闭眼“问不倒”
午饭时间刚过,中国馆四周的通道上,满是四面穿梭的游客,各式各样的“请问”伴随着人流在此汇集:“请问哪里可以领到预约券?”“请问今天哪些馆开放?哪里排队人较少?”“请问从这里到浦西园区怎么走?”……面对连珠炮似的提问,站在中国馆西侧入口处的志愿者严豪不用看地图,就能对答如流。这位“问不倒”的活地图甚至能说出园区内每处预约机的具体方位。
“上岗第一天,我多次张口说‘不知道’,眼看游客好似无头苍蝇四处乱转,心里挺难受!”当晚回家后,小严连夜补课,再经过后来几天的实战训练,现在游客问什么都不怕。看到雨势增大,他主动提醒过往游客,不妨沿着高架步道穿行,既可以不撑伞,又能不湿鞋。
漫步在世博园,记者发现,不论司机,还是保安,都成了有问必答的志愿者。在世博轴旁的美食广场,柚子餐厅的服务员小王和小施趁着下午客流较少的空档研究地图,相互切磋。她俩告诉记者,许多游客吃完饭都会顺便问问路,她们希望5月1日开园后,游客若有疑问,自己不仅答得上来,还能提供多种选择。
收起一把伞多排一个人
昨天参与最后一场演练的虽只有10万观众,但英国、意大利、土耳其等热门场馆的排队时间均超过2小时,沙特阿拉伯、冰岛等国家馆前排队候场的时间一度长达4小时。不过,即便各场馆每次放行的人数十分有限,在外等候的游客普遍表现平静,既无大声喧哗,也未发生争吵。
为尽可能缩短排队时间,安抚候场观众的情绪,参展方在细节上动足了脑筋。在英国馆和冰岛馆门前的长龙边,每隔几十米就竖着块“倒计时”牌,分别写着“此处距离入馆还剩40分钟、60分钟、1.5小时、2小时……”让每颗等待的心稍安毋躁;在意大利馆的透明入口处,志愿者提前向下一批入馆观众发放伞套,以免到时因套伞而“塞车”;而沙特馆、罗马尼亚馆则安排了充满浓郁民族风情的歌舞表演,为枯燥无味的等待解闷。
雨天排队自然比晴天更考验游客素质。伞碰伞,人挤人,雨水常常从伞间滴落到“前邻后舍”,此情此景,大家都报以理解的微笑。在澳大利亚馆前,参观者小李主动收起手中的伞,与女友合撑一把,腾出了排队空间不说,还营造了些许浪漫。在小李的带动下,不少结伴而来的游客纷纷效仿,队伍一下子短了一截。(任荃)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