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晚,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正在进行灯光调试,迎接4月20日起的试运营。 中新社发 沈春琛 摄
中新社广州4月13日电 题:世博中国馆,最需公众认可的建筑
中新社记者 索有为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这个用中国红架空升起的华夏意象,向世界说明着中国的恢弘磅礴,同时也展现“让生活更美好”的和谐人居理念。
世博中国馆总设计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日前对中新社记者说:“以往的建筑设计都只是建筑师和建筑方提意见,而中国馆的设计从始至终都体现了公众的参与,这是一个最需要公众认可的建筑。”
谈起中国馆当初的设计过程,何镜堂说,中国馆首先要展现五千年文化底蕴,以及民族在振兴、民众增自信的大气;另外,还要体现海纳百川、节能环保的时代要求。所以,在最初的设计中,中国馆是以一个斗拱的面目出现的。在很多人眼中,它或者像冠冕,或者像粮仓,或者像鼎。但无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看,这座建筑一眼望上去就感觉是中国的。
然而,身高60米的巨型红色建筑让部分公众觉得太过抢眼甚至压抑。有网友通过网络发表意见称,这样的风格让人觉得“盛气凌人”。
对此,何镜堂说:“每个人都会对建筑提出不同的要求,何况是这样极具标志性的建筑,争议肯定是存在的,不同人的不同意见对我都是一种提醒,然后加以改进,因为这是一个最需要公众认可的建筑。”
其实,为了冲淡这一庞大建筑物对人们产生的压抑感,何镜堂和他的设计团队一直绞尽脑汁。最后形成的定稿是四组巨柱托起上部展厅所形成的巨构空间。何镜堂称,这是要把足够的空间留给城市,留给公众。这个刚性气质为主的国家馆和周边地区馆柔性亲民的特性互相呼应,刚柔相济,传达的也是“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理念。
庄严的“东方之冠”要披上“中国红”,而怎样的“红”才能让人觉得是热情而不是激进、是热烈而不是激烈?何镜堂和他的团队为此用了大约10个月时间,其中既考虑过故宫红,也考虑过国旗红,甚至还有中华牌香烟的烟盒红。后来专门成立了一个由建筑、光学、材料等各方专家组成的委员会进行反复讨论。现在人们看到的中国馆的红,以有微差的四种红色组成,由上到下通过渐变手法由深到浅,以增加建筑整体的层次感和空间感。每个立面的31个“椽头”也用了中国红色印章的图案,而这些印章的镂空又巧妙地承担着风口透风的功能,以“和而不同”的整体表达延伸“中国红”的内涵。
何镜堂表示:“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建筑,我们的中国馆一定要有其‘精神功能’。”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