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正声:确保世博“成功精彩难忘” 首先要安全——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世博会
    俞正声:确保世博“成功精彩难忘” 首先要安全
2010年03月08日 09:31 来源:解放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昨日上午,上海代表团审查计划、预算报告,并对中外媒体开放 周寅杰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7日上午,上海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预算草案,并对中外媒体开放。根据安排,会议在人民大会堂湖北厅举行。

  8时30分,离会议开始还有半小时,湖北厅就聚集了不少媒体记者,电视、摄影记者纷纷抢占最佳位置,寻找最好视角。到会议开始时,有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美国道琼斯金融社、美国彭博社、朝日新闻、读卖新闻等100多家中外媒体200余名记者前来采访。代表团工作人员向中外记者送上世博会吉祥物“海宝”和世博会宣传资料,现场充满了浓浓的世博氛围。

  会议开始后,代表们畅所欲言,气氛热烈。10时30分,会议进入代表与记者互动阶段。中外媒体记者纷纷举手,抢着向代表们提问。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代表,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代表回答了人民日报、俄罗斯阿尔法电视台、凤凰卫视、湖南卫视、上海证券报、中国网等中外记者的问题。

  确保成功精彩难忘,首先要安全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中外媒体记者关注的热点。面对记者提及的 “如何理解世博会成功、精彩、难忘?上海如何实现7000万观展人数的承诺?”问题时,俞正声笑着先纠正了记者的错误,“观展人数7000万,不是我们的承诺,而是我们的预测,是在各种统计基础上作出的判断。假如观展人数超过一定的数量,我们会出台一些控制入园的措施。因为人太多了,园区容纳不了。”

  什么是成功精彩难忘?俞正声说,“我看现在世博园区的建筑就很精彩。”要实现“成功、精彩、难忘”的目标,首先要确保世博安保万无一失,我们要采取一系列安保措施。

  俞正声说,光安全还不是成功、精彩、难忘,还要看内容、看主题演绎。世博园区的每个馆对于主题演绎都有自己的独到理解,通过场馆内容来展示。观众在参观中间,会获得很多城市发展的最新理念、最新技术,从而留下深刻印象。

  欢迎海外华人华侨参观世博会

  一家境外媒体提问时说,全球华人华侨关注世博会。华人华侨在海外想联系参观事项,电话转来转去很不方便,能否告诉一个直接的电话?

  俞正声说,世博局局长就在这里,让他马上告诉你。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世博局局长洪浩立即报出号码“22062010”。

  俞正声把电话号码重复了好几遍,并提醒大家,“电话号码前面别忘了加021。”俞正声说,上海世博会的筹办,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海外华人华侨也给予了大力支持。今年初,上海世博花车参加在美国帕萨迪纳市玫瑰花车巡游,主要靠的是加州华人华侨的支持,他们筹集资金,把花车装扮起来,10万朵鲜花,一朵朵粘上去,华人华侨作了很大努力,这次宣传效果很好,很快传遍了整个美国。

  俞正声说,海外华侨华人为世博会筹办作出了很大努力,我们十分感谢,欢迎广大海外华人华侨到上海来参观世博会。

  旅客来得了住得下,但要排队

  有记者问,“世博会期间,普通市民来看世博会,能否来得了,住得下?”

  韩正说,“对此已作了充分预案,参观者来得了、也住得下,但要排队。”韩正说,在其他国家举办的世博会,参观者都要排队。我们正在想办法,使排队的时间尽可能短一点。比如参观中国馆,就采取“全预约”,以减少大家排队的时间。

  在回答记者提出的什么是世博园区亮点时,韩正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就是最大亮点。园区内有42个外国自建馆,传递新的文化理念,也是中外文化交流平台;还有一个亮点,是城市最佳实践区,集中了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中外实践案例,这在世博会历史上是首次推出;此外,中国馆、主题馆,还有18个企业馆,都是亮点,“希望媒体更多宣传。”

  有记者问韩正,“上海举行世博会,你准备好了吗?”

  韩正说,“全上海人民都准备好了,我当然也准备好了。”

  世博试运行,4月下旬启动

  韩正告诉媒体记者,4月下旬,世博园区将试运行,届时会有很多市民参加;也邀请全国的一些同行和各方人士,来检验筹办工作。初步安排,第一场在4月20日,第二场在4月21日,第三场在4月23日,最后两场24日、25日,是星期六和星期天,将会举行30万到50万人的大规模演练。通过实战演练,发现工作中的不足,并加以完善和调整,使世博会期间,世博园区和城市的生活生产保持正常秩序。

  针对记者关心的世博交通保障问题,韩正说,我们在申博成功后的八年间,把交通基础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到4月中旬,上海地铁营运里程将达到420公里,我们还规划10多条世博专线,4条水上专线进入世博园区。

    ----- 世博会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