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1日召开的上海市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区县达标评审会上获悉,上海各区县积极开展“阳光工程”促进残疾人就业。
用玻璃珠串连而成的“海宝”饰品,以藤条编织成的印有世博字样的提篮和拖鞋,这些制作精美的工艺品都是闸北区残疾人的劳动成果。闸北区全区约有残疾人4.55万名,2007年以来,区里以“阳光之家”和“阳光职业康复援助基地”为平台,为区内就业年龄段、具有就业能力,尚未就业的各类残疾人提供就业援助,累计安置残疾人就业858名,就业年龄段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就业安置率达到95.3%,全区消灭了符合就业条件的残疾人零就业家庭,实现应届毕业残疾人大学生和歇业福利企业退工残疾人100%就业。
在徐汇区的克莉斯汀饼屋爱心店和棒?约翰爱心餐厅,残疾人员工成为一道独特风景。这些企业通过对残疾人岗位技能的培训,在连锁店中吸收残疾人就业,并实行残疾人与健康人同工同酬。徐汇区在市精神卫生中心的支持下建立心申康复就业援助基地,通过定向培训上岗为精神残疾人创造就业机会。区内还建起由企业出定单、出报酬,街道出场地、出管理的“阳光工场”,开创了困难残疾人就业的新模式。
嘉定区采取岗位工资和社会保险补贴的办法,鼓励中度及就业困难的残疾人参加政府公益性岗位实现就业,通过欧尚超市等企业建立残疾人见习基地,提高失业残疾青年的职业技能,另外还组织残疾人参加电脑操作、电梯操作、家政服务、社工初级、美发、裁剪等多方面的职业培训。截止到2009年,全区就业年龄段内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愿望的残疾人就业率达到96.97%。宝山区12个街镇全部建立阳光职业康复援助基地,吸纳各类有就业愿望但就业困难的残疾人350名,生产加工劳动产品30多种,阳光品牌效应日益显现。
奉贤区将本区纳入财政预算的机关、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需购置的纸制品和印刷品确定为残疾人专产项目,由中标的福利企业生产;卢湾区与世界五百强企业TESCO合作,开办首个校企合作的职业技能实训基地;杨浦区逐年增加残疾人事业发展经费,相继成立了阳光工场、阳光家园、阳光职业康复工场和阳光康乐站等阳光系列品牌。 (蔡悦波)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