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交通保障方案公示(全文)——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世博会
    上海世博交通保障方案公示(全文)
2010年01月08日 09:3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1月8日电 为保障2010年世博会期间的交通正常运行,上海市世博会筹办工作领导小组交通组同相关单位共同组织制定了《上海世博会交通保障方案》,并于今日起公示。根据方案,为减少道路交通压力,在世博期间对部分公车实施封存。为应对世博期间可能出现的道路交通拥堵状况,借鉴北京奥运会交通组织经验,作为政策储备研究机动车尾号限行方案。

    以下为全文:

  上海世博会交通保障方案公示

  上海市世博会筹办工作领导小组交通组

  (2010年1月8日)

  为保障2010年世博会期间的交通正常运行,市世博会筹办工作领导小组交通组、建设交通委、交通港口局、交通信息中心、公安局交警总队等相关单位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上海交通特征,借鉴世博举办城市及类似重大活动交通保障的做法,共同组织制定了《上海世博会交通保障方案》。现予以公示。

  一、世博期间本市交通的总体保障供应能力

  (一)设施供应增长情况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通过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世博会期间交通保障能力有较大提高。

  一是道路设施方面:世博会前,本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可达到767公里,比2008年增长20%。中心城快速路达到145公里,较2008年增长25%。中心城黄浦江形成4桥12隧的越江道路体系,园区周边38条配套道路全部建成。中心城道路容量较2008年增加11%,园区周边路网容量增长30%,为世博会期间的交通组织创造了扎实的基础。

  二是对外通道方面:浦东、虹桥两个机场可保障日均起降2190架次,高峰日2401架次,实际保障能力可达26万人次,略高于世博会期间日均22至26万人次的预测值。沪宁城际铁路开通后,铁路通道能力日均可增加20万以上客流,沪杭客运专线也力争在世博期间开通。长途班线车日均最高运能约30万人次。

  三是市内公交方面:2010年,轨道交通将有11条运营线路、通车里程达到420公里、高峰运能较目前提高120%,日均客流规模约550万人次。常规公交线路1000余条,日均客流规模约750万人次。出租汽车近5万辆,日均客流规模达到300多万人次。此外世博会前,本市将累计建成32个直接服务于世博的交通枢纽,从而大大提高既有交通设施的总体能力。

  (二)需求增长及背景交通运营情况

  初步预计,2010年全市出行量将突破5000万人次/日,较2008年提高6%;汽车拥有量达到160万辆,较2008年增长14%。随着全市交通出行量和汽车拥有量的快速增长,世博期间道路交通总体运行情况仍然比较严峻。轨道交通8号线和6号线等少数断面高峰时段拥挤情况可能会较为严重。此外,根据历年经验,世博期间的9-10月交通运行压力最大。

  二、总体思路和基本策略

  总体思路。世博期间交通保障遵循“整体保障、突出世博”的总体原则,既要以全市交通的改善为基础、为前提,最大限度减少世博交通对日常出行的影响。同时又要按照“围绕世博、确保世博”的要求,考虑到世博会的人流聚集,特别是在园区附近,高峰时段局部区域日常出行与世博出行叠加影响较大。对于局部区域、局部时点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日常出行的情况,需要社会公众,尤其是广大市民和游客予以理解、支持和配合。

  基本策略。一是倡导公交出行。世博客流规模巨大,为减少道路交通压力,快速集散客流,鼓励游客使用公共交通参观世博。应当通过优化轨道交通、地面公交服务,提高系统保障度,争取90%以上参观人员通过轨道交通、地面公交及团体客车等集约交通方式入园。二是均衡入园客流。世博客流有可能向周末、双休日、节假日、重大园区活动日集聚,并对日常工作高峰产生叠加影响。应当通过信息发布等手段,引导客流从高峰日参观转向一般日参观,从高峰时段出行转向平峰时段出行,从浦西入园转向浦东入园。三是采取适当管理措施。为确保世博期间的交通服务水平,减少世博交通与日常交通的叠加影响,应当从加强管理着手,制定相应管控政策,包括汽车使用管理、施工区域管理等,适时实施。

    ----- 世博会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